2016-08-17 23:01:33
1、清朝第一位皇後孝慈高皇後(太祖)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在努爾哈赤眾多的後妃中,聲名最為顯赫的莫過於葉赫納喇·孟古姐姐瞭。綜觀整個太祖一朝,隻有她一個人擁有皇後的正式稱號。
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姐能獲得如此殊榮,要歸功於她的兒子皇太極,正因她所生的這唯一貴子後來榮登汗位並成為大清國皇帝,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孟古姐姐以初謚孝慈武皇後,後改謚孝慈高皇後,盡享瞭清代270多年的供祀香火,正所謂真是母以子貴。
2、最有才能的皇後:孝莊文皇後(太宗)博爾濟吉特氏佈木佈泰。孝莊太後身歷四朝,輔佐兩代幼主,在紛繁復雜得清初政治格局下,為愛新覺羅世族統治的穩定做出瞭巨大的貢獻。
孝莊皇後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傢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時年十三歲。
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卷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並展示出瞭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瞭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孝莊文皇後一生經歷清初三朝,正是由亂到治的關鍵歷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帝,對調和清宮內部矛盾和鬥爭,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傢的統一作出瞭重大貢獻。後世稱之為“清代國母”。
3、最受寵愛的皇後:孝獻皇後(世祖)董鄂氏。董鄂氏與世祖順治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甚至連順治皇帝最後的結局也都因董鄂氏而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她沒有能夠附廟(皇後一般都與皇帝同葬),也沒能在身份上得到肯定(每一個皇後都要加上丈夫皇帝的謚號,董鄂氏卻沒有),所以隻能算半個皇後。但這些並不影響人們對這對情人的關註與傳頌,因為愛可以穿越規矩束縛而高於一切。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玉殞香消,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福臨說,董鄂氏死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愛子愛妃的接連死去,使福臨的精神幾乎崩潰。他萬念俱灰,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意要出傢為僧,並讓和尚溪森為他剃瞭發。後來由於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福臨打消瞭出傢的念頭。
孝獻皇後(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世稱董鄂妃,真實名不詳。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費揚古大將軍之姊,世祖順治帝貞妃族姐。
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中國歷史少見。
4、最年輕的的皇後:孝誠仁皇後(聖祖)赫舍裡氏。赫舍裡氏是聖祖康熙的原配嫡後,也是康熙皇帝最敬重喜愛的妻子,隻可惜二十二歲時就因難產而逝。從康熙後來對太子近乎寵溺的關愛,就不難看出他對赫舍裡的無限依戀和思念。
康熙初年,身為皇祖母的孝莊文皇後在為康熙皇帝選皇後時頗費瞭一番苦心。在候選人中,既有鰲拜的女兒,又有遏必隆的女兒,選誰為皇後必然會導致皇後所在傢族力量的壯大,當時,熬拜的狂妄已經日益暴露出來,洞察力極強的孝莊文皇後當然不會沒有察覺,因此,鰲拜的女兒被第一個從名單中去除。
孝誠仁皇後(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裡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待衛內大臣噶佈喇之女,索額圖侄女,妹平妃。入宮後賢良淑德,統領六宮,輔助康熙皇帝治內,受孝莊太皇太後喜愛。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歲未序齒。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二十一歲。
由於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後的恩準,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傢法生前不立太子)。康熙在她去世後賜謚號仁孝皇後。後因原謚號與聖祖謚號出現重字,於雍正元年改謚,及後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後。
5、最有福氣的皇後:孝聖憲皇後(世宗)鈕祜祿氏。要說清朝哪個皇後最有福氣,那麼首選就是這位皇後瞭。有福氣的首要原因是她生瞭一個好兒子——乾隆皇帝。乾隆是歷史上最有福氣的帝王,而她的母親同樣也是最有福氣的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