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23:14
在當時的書畫市場上,蘇東坡老師作品的行情已經高攀不下,到瞭“一字萬金”的地步,加之當時他老人傢已去世,他的作品也曾被仇傢大量銷毀,於是更加水漲船高,一字難得,甚至延伸到瞭制墨的領域。因此,這位潘老板打出曾得蘇大學士秘方的廣告之後,消費者不管真假,都紛紛來購買。
從一個細節牽強附會
當時的文人葉夢得一直懷疑這個廣告的真實性,後來,在許昌碰到蘇東坡的四兒子:蘇過。蘇過是蘇傢最有才華的公子,也曾跟父親去過海南,應該是蘇與潘互動的目擊者。
葉夢得問起此事,目擊者蘇過當即否定:“我老爸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制墨的秘方,全是商傢打廣告吹牛。”但是,蘇過也沒有否定潘老板與老蘇的交往,原來事情是這樣的:當年蘇東坡帶著兒子蘇過居住在海南時,潘老板登門拜訪,當時蘇傢父子正在自制煤炭。當晚,不慎走火,幾乎把居住的茅廬給燒瞭。
殘燼中還有幾塊黑煤,指頭般大小,蘇東坡嘗試著拿這塊殘煤來寫字,結果堅硬度不夠,老蘇哈哈一笑,也就罷瞭。潘老板當時就在現場,不想卻留意瞭,把這細節記在心裡,然後無限炒作放大成廣告,渲染成蘇大學士傳授他制墨秘方。
潘老板最機靈的地方在於,他確實和蘇大學士有過互動,至於是不是當場傳授瞭秘方,那發揮的空間就大瞭,傳授秘方不一定就是一板一眼地講課和抄筆記,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在意會之間領悟秘方也未必不可以啊。想怎麼說都行。
當然,潘老板的墨也確實質量好,“然衡墨自佳”,沒有辱沒蘇大學士的名聲,可惜欠著蘇傢的專利費。
熟悉的情景:
南宋街頭也有大型廣告演出
如今,不管是在幾線城市,街頭的大型廣告演出都已經不是陌生的場景瞭。如果上溯到宋朝,這種場面也不罕見。我們就說說制酒行業的大型街頭廣告活動吧。
這是宋朝吳自牧《夢粱錄》第二卷的記錄:南宋的首都臨安,清明節前夕的清晨,在主管釀酒業的點檢所大院內,各大制酒行的廣告隊伍排列整齊,整裝待發,每一傢都會打出一塊三丈多長的佈,上面寫著諸如此類的廣告語:我行聘用天下聞名的高手酒匠,“釀造一色上等濃辣無比高酒”。廣告佈用一根長竹竿掛起來,每一根竹竿有三五個人扶著,在主管部門——點檢所,檢閱完畢之後,廣告公司聘用的專業樂隊和歌手,一路奏著唱著出瞭點檢所大院,來到大街上,開始大型推廣活動。酒行花瞭不少心思,除瞭有樂隊和歌手的演出,還會請一些帥哥花男當酒模,沿街勸酒,派發免費點心,酒行門口擺出一壇壇的新酒,由市民隨便品嘗,效果如何?據記載,銷售量“倍於常時”。
想千年前繁華大宋,商傢、才子乃至街頭小販,他們的商業智慧,他們的天才策劃,從另一個角度見證瞭中華民族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