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誰設計的 為何材料準備瞭11年

2016-08-18 22:56:22

  蒯祥後來擔任瞭工部左侍郎。在工部這個富得流油的衙門也是個不小的官職,但是他非常謙遜、儉樸。到瞭晚年,雖然辭官歸隱,但每當有人向他請教營造工程的問題時,他都非常熱心地給予指點。過去北京曾有一條蒯侍郎胡同,據說他就曾在那裡住過。蒯祥的後代大多繼承瞭他的技藝,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說法。

  設計者也許另有其人

  歷史浩如煙海,湮沒瞭多少秘密。關於蒯祥是故宮設計者之說,也有很多讓人懷疑的地方。曾任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高級工程師的於倬雲先生認為,年紀輕輕的蒯祥進京時,宮殿的修建已是熱火朝天的關鍵時刻,不可能這個時候才開始設計。真正的設計者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的研究員李燮平也質疑說,1417年故宮初建時,蒯祥隻有不到20歲,無論從年齡還是資歷來看,都難以勝任設計整個工程。蒯祥的貢獻應主要體現在正統那次的重建工作。

  於倬雲提到的蔡信,是南直隸武進(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人,其生辰年月如今已無法考證,但民間流傳下一個他參與故宮設計的故事。據說,當時朱棣將建造宮殿的任務交給瞭工部尚書宋禮。建皇宮得先有圖紙,宋禮就找到瞭蔡信,讓他設計。那蔡信也有兩下子,很快交出瞭答卷。宋禮一看設計圖,非常滿意!新皇城比元朝時略向南遷;各大宮殿,依中軸線,左祖右社,十分規整;又開鑿南海,堆砌景山。整個設計方方正正,穩穩當當,象征大明長治久安。宋禮不放心,還親自實地考察瞭一番,確定這個設計創意十足,且操作不難,於是報呈皇帝。朱棣也不懂設計,隻是一聽說新皇宮裡有九重宮闕、9999間半房屋,頓時心花怒放。傳說天宮才有1萬間房屋。皇宮比天宮隻少半間,既表明瞭皇權的威嚴,又顯示著人間帝王的謙虛。於是痛痛快快地批準瞭蔡信的設計方案。1973年,專傢們還為此專門做過統計,結果發現故宮實有8707間房。

  另有專傢提出,故宮的設計人應該是楊青。但他留下的資料更少,隻知道是一名瓦工,據說連楊青這個名字都是朱棣賜的。

  還有人綜合以上幾種說法,認為在故宮初建時,蔡信、楊青都起瞭很大作用。但當時二人年事已高,所以在蒯祥進京以後,由於他年輕力壯,參與過南京宮殿的設計與建造,又善於計算和繪畫,故而主要的設計與建造工作由他來完成,其地位和作用也就由此凸顯出來瞭。

  李燮平研究員認為,宮殿的建造歸根到底還是由朝廷官員來把關、決策,無論是蒯祥,還是蔡信、楊青,其實隻是負責木、石、繪等具體工種而已。

  故宮是中國古代宮殿藝術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宮殿建築群之一。大批工匠、百姓為此付出瞭極大心血,甚至犧牲瞭無數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沒無聞瞭。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故宮更像是幾百年前建築傢們的一次“集體匯報演出”,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體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