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找老婆的技巧和現在有什麼不一樣地方?

2016-08-18 22:56:29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使人們找對象越來越困難,“剩男”和“剩女”越來越多,天天叫著找不到對象。最近一段時間,相親類節目在電視上熱播,一些嘉賓的出位言論,受到瞭社會上的廣泛關註,也炒火瞭相親類節目。

  信息社會,人們交往更加便捷,找對象卻如此困難,那麼,信息相對閉塞的古代,人們又是怎麼解決終身大事的呢?古人找媳婦,規矩很多。首先是結婚的年齡,限制頗嚴。春秋時期,規定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就算進入瞭法定結婚年齡。但歷史上不合禮儀要求的早婚現象相當普遍,以至於中央政府最後也聽之任之,到宋代就有瞭“凡男年15,女年13,並聽婚嫁”的規定。

  其次,男女見面約會,規矩就更多瞭。年輕人自己到大街上找對象,肯定是不成的。《詩經-齊風-南山》裡唱道:“娶妻如何之?匪媒不得!”也就是說,不能自由談戀愛,必須要有媒人。《孟子-滕文公下》中也說:“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婚姻大事,得父母作主,要是自作主張,國人的唾罵。

  古人找老婆的技巧和現在有啥不一樣?

  但古代偏有一些人,不把這些規矩放在眼裡,大膽下手,抱得美人歸。他們找對象的高招,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或許仍值得借鑒。

  送禮吹牛:劉邦取悅老丈人

  劉邦在沛縣當泗水亭長的時候,雖然大小是個幹部,但還是一個老光棍,40來歲瞭都沒討上老婆。主要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史書上說他 “好酒及色”,沒什麼大出息。更過分的是劉邦常年與一個姓曹的女人鬼混,還生瞭一個兒子,叫鄉裡不恥。估計沒有好人傢願意把姑娘嫁給他。

  劉邦是怎麼解決個人問題的呢?恰好,劉邦未來的老丈人呂公為瞭躲避仇傢,離開瞭老傢單父,剛來到瞭沛縣,不太瞭解劉邦的底細。由於呂公是縣長大人的朋友,初來沛縣,大傢紛紛去敬賀。當時規定,禮金少於1000錢的,隻能坐堂下。劉邦謊稱:“賀錢萬。”大搖大擺進瞭門。聽瞭這個數兒,呂公很驚訝,特意起身相迎。呂公是個會看相的人,正在給女兒尋找婆傢。可能是因為“賀錢萬”的心理效應,呂公越看劉邦越順眼,史書記載:“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還將他引入上座。

  劉邦在席間談笑自如,顯得特別牛的樣子。更是引起瞭呂公的好感,酒席之後便單獨留下劉邦,談婚論嫁。劉邦就這樣輕松得手,討到瞭呂公的女兒,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皇後呂雉。

  這個故事給當下找媳婦的朋友兩點啟示:第一,每一個人都有不光彩的歷史,要想找老婆,隱藏歷史很要緊;第二,古人婚嫁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隻要給老丈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意味著成功瞭一半。

  廣告促銷:李夫人博得武帝歡心

  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是一名歌妓,這個條件想成為王妃太難瞭。還好,當時李氏的兄長李延年是漢宮內廷音律侍奉,也就是禦用作曲者。李延年所作之曲,聽者常為之感動。而漢武帝自幼喜歡音樂與歌舞,對音樂頗有研究,且能歌善舞,自然對李延年寵愛有加。

  一日,李延年為漢武帝唱新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唱得漢武帝想入非非,隨口說:“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這個時候,漢武帝的註意力完全集中到美女佳人上面來瞭。平陽公主趁機推薦:“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武帝連忙下詔召李氏進宮,結果一見傾心,娶瞭過來。

  兩人感情一直很好,李夫人死後,漢武帝還寫瞭一首詩:“是邪,非邪?立之而望,偏何姍姍其來遲。”令宮中樂府的樂師譜曲演唱,他還寫瞭一首《傷悼李夫人賦》,懷念這位紅顏美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成功拿下對方,首先要做好廣告宣傳,引起對方的興趣,在他最想要的時候出現,一舉得手。

  毛遂自薦:溫嶠從媒人變新郎

  在信息相對閉塞的古代,遇到個好姑娘不容易,所以,關鍵時候要勇於毛遂自薦。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晉的時候有個叫溫嶠的人,他的姑母劉氏傢有一個女兒,生得如花似玉,又聰明伶俐。溫嶠早就看中瞭這個大美女。正好,姑母托溫嶠幫著找對象。溫嶠便答應瞭下來,但是他留瞭個心眼,故意問:“現在好男人可不好找,您看條件像我這樣的成麼?”姑母回答:“你這個條件的就成瞭。”得瞭這樣的回應,溫嶠心裡就有譜瞭,幾天後就向姑母回復,說是已經找到瞭和自己條件差不多的一個人,還帶來瞭聘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