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2:57:44
萬歷22 年應天鄉試,主考官李廷機以“管仲器小”命題,福建以“鄙夫事君”命題,都被認為是譏指當時的首輔趙志皋,也有說是諷指兵部尚書石星的。借孔老聖人的語錄罵人,這種命題讓考生覺得是“你懂的”,太歡樂瞭。
崇禎4年(1631),主考官鄭之元出論題:“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大傢認為是指斥內閣大臣溫體仁的。
這些題目還好些,起碼是完整的一句,知道出自何章。有的考官將經書語句截斷牽搭作為題目,讓考生找不到北,這就是截搭題。
清朝咸豐年間的河南學使,翰林出身,心高氣傲,出題特別謬妄。單句必然有妖,截搭題如羊父母幹龜動乎、鱉生焉之類,讓考生們茫茫然無法下筆。
一次,他去兩個縣對秀才們進行年考,每縣分別出瞭一道題,一個是獸蹄鳥跡之道,一個是雞鳴狗吠相聞,戲謔秀才們字不成文,水平不高。
河南的主政官們實在受不瞭,指使言官們上疏彈劾,說他割裂經傳,玷辱斯文。最後,此人被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