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如神: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

2016-08-18 23:06:25

  毛澤東的軍事實踐是他偉大革命生涯中最精彩的篇章。他的軍事指揮藝術,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軍事理論寶庫中極其光彩奪目的瑰寶。圖片資料以獨特視角切入,重點展示瞭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及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軍事實踐,生動再現偉人非凡的軍事才能、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一、點燃星火 探索規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高舉武裝鬥爭的旗幟,締造聽黨指揮的新型人民軍隊,開創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爭三位一體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探索和提出紅軍遊擊戰、運動戰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指揮紅軍在根據地遊擊戰爭、反“圍剿”作戰和長征轉戰中,以弱勝強,譜寫出一首首氣勢恢宏的戰爭史詩。

  創建紅軍 紅色割據

  遊擊盤旋 出奇制勝

  積極防禦 誘敵深入

  靈活機動 力爭主動

  二、持久方針 遊擊戰略

  全國抗戰時期,毛澤東從中國國情和敵我友的基本特點、發展趨勢出發,提出瞭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實施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領導人民軍隊實施軍事戰略轉變,把抗日遊擊戰爭上升到戰略高度,發動廣泛的人民戰爭,統籌敵後,大膽佈局,開辟和鞏固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堅決捍衛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國民黨頑固派實施有理、有利、有節的軍事鬥爭,充分展示瞭一位偉大軍事統帥的傑出才華,極大地豐富和發展瞭其軍事指揮藝術。

  持久抗戰 中國必勝

  獨立自主 遊擊戰略

  把握全局 放手發展

  有理、有利、有節

  三、運籌帷幄 決勝千裡

  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以深邃縝密的分析、高瞻遠矚的預見、大無畏的氣魄,正確認識、科學把握解放戰爭的客觀規律,得心應手地駕馭著戰爭的整個過程,特別是大規模戰役指揮藝術,達到瞭爐火純青的高度,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包括戰略決戰、戰略追擊在內的戰略進攻指揮藝術和包括大中城市攻堅戰在內的大規模陣地指揮藝術,使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得到瞭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

  轉入戰略進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

  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

  窮追猛打,實施遠距離大迂回大包圍

  四、決然出兵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戰爭,是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國際性現代化局部戰爭。毛澤東從國傢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出發,敢於面對強敵,決策出兵,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探索和形成適應現代化戰爭的新戰法,初以運動殲敵,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以打促談,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創造瞭新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的輝煌戰果,使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得到瞭進一步的拓展個豐富。

  有利選擇 運動殲敵

  持久作戰 積極防禦

  反“絞殺戰”力保供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