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名人歷史故事概述

2016-08-18 23:15:01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不久,父親去世,靠祖父辛贊撫養長大。那時候,辛棄疾的傢鄉已經 淪陷在金朝統治者的手裡。他祖父辛贊雖然在金朝統治區做過幾年地方官,但在心裡卻一直想著宋朝。辛贊經常給辛棄疾講述北宋滅亡的慘痛歷史,還不時帶著他登 上高山,眺望祖國的大好河山,這一切都給辛棄疾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辛棄疾長大後,不僅很有才學,而且體格魁偉,成為一位文武雙全的 人。他決心繼承祖父的遺志,投身於抗金鬥爭。1162年,辛棄疾組織瞭一支兩千多人的起義隊伍,帶領他們一起去投奔自號為“天平節度使”的起義軍首領耿 京。辛棄疾勸耿京歸附南宋朝廷一同抗金,耿京同意瞭,就派辛棄疾去南宋都城臨安進行接洽。沒想到,耿京手下有一個名叫張安國的軍官,貪圖金人的賞賜,勾結 另一個將領,趁耿京沒防備,闖進營帳把耿京殺瞭。張安國投奔金軍後,金朝將他封為濟州(今山東巨野)的州官。起義軍失去瞭首領,又不甘心跟張安國投降金 軍,大多數人都散夥走瞭。

  辛棄疾聽到這一消息後,又是心痛,又是氣憤,發誓一定要除掉叛徒張安國,為耿京報仇。於是,他帶領50名勇士,一路騎馬連夜向濟州飛奔而去。隊伍到瞭濟州官府,張安國正在設宴請客,一聽是辛棄疾來瞭,既心虛,又不知道辛棄疾的來意,就吩咐侍衛讓辛棄疾等人進來。

  辛棄疾帶著50名勇士闖進濟州官府大廳,二話沒說,就一擁而上,把張安國等叛徒捆綁起來,拉出瞭衙門。等到濟州兵士趕來時,他們已經把張安國縛捆在馬 上。那些兵士見辛棄疾身材魁偉,神色威嚴,一身正氣,一個個都沒敢動手。辛棄疾大聲地對兵士們說:“你們都聽著,朝廷大軍馬上就要到瞭,誰願意抗金的,就 參加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吧!”

  濟州的很多兵士原來是跟隨耿京的,經辛棄疾這麼一號召,沒過多久就有上萬名兵士加入到辛棄疾的隊伍中來瞭。辛棄疾帶著大批人馬,押著叛徒張安國,直奔南方。

  辛棄疾把叛徒押到建康後,南宋朝廷就將張安國斬首示眾。不久,辛棄疾又夜闖敵營,他的英雄行為傳遍大江南北。他又被派到江陰(今屬江蘇)去做官。可是, 辛棄疾隨後多次提出的抗金主張都沒被朝廷采納。後來,他雖然做瞭幾任地方官,還創建瞭一支“飛虎隊”,但始終無法實現北伐中原的願望。

  除投身於愛國的戰鬥事業外,辛棄疾的詩詞也很有名,尤其擅長寫詞。他著有《稼軒長短句》,收集詞作600多首,數量之多是宋代之冠。他的詞繼承蘇軾的風格,豪邁奔放,激情澎湃,中心主題是禦敵愛國。他在文學史上與蘇軾一起被合稱為“蘇辛”。

  辛棄疾晚年重病纏身,於1207年9月10日與世長辭。

  名人語錄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他投身愛國戰鬥的行動和抒發愛國情懷的不朽詞作,一直蜚聲文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