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聯考 是怎樣進行的

2016-08-18 23:25:49

  值得註意的是,明代科舉主要考八股文,為瞭功名,讀書人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依照題義闡述義理。寫作八股文措詞要用古人語氣,代聖賢立言;格式要符合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必須對偶。八股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八股文一般分為六段,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也把科舉制度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1901年,為緩和內外交困的統治危機,慈禧宣佈實施新政停止八股。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下諭旨,宣佈:“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度正式終結。

  科舉考試制度確弊端明顯,但它的最大優點就是相對公平,考生的分數壓倒門第、血統、關系、金錢等等諸種因素,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即使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試制度仍然為各國廣泛采用,目前仍無更好的、更易操作而實用的制度能夠將其代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