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28:25
佛教初創時期,信徒不一定非要吃素。印度的佛教徒托首缽頭,當時四處乞食,根本沒有選擇素食的餘地。因此,佛祖雖然說過避免吃肉,不要殺生,但在律書《十誦律》裡也還是規定可以吃“三凈肉”,即自己沒有親眼看見、親耳聽到和不是為瞭自己想吃才殺的動物的肉都是可以食用的。
東南亞佛教的僧人隻有不得殺生,沒有必須吃素的戒律。
僧人必須吃素是因為南北朝時代南朝的梁武帝的提倡才在漢語系佛教內普及的,是漢語系佛教的特色之一。
梁武帝蕭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認為食肉就是殺生,違背瞭佛教“不殺生”的戒條。他發誓斷除酒肉,假如再喝酒吃葷,殺害生靈,甘願受鬼神制裁,並將墮落到阿鼻地獄;他又規定宗廟祭祀用面粉替代牲畜。
梁武帝嚴格遵守誓言,他頭戴葛巾,身著佈衣,腳穿草鞋,每天隻吃豆羹粗飯。僧人們在梁武帝的帶動下,也嚴格吃素食,並以素食招待客人。時間一長,吃素就成瞭僧人們的習慣,而且逐漸成瞭寺院裡的一種必須遵守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