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列表:歷史上漢代共經歷24位皇帝

2016-08-21 19:10:33

  漢代為漢高祖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前期定都長安,又稱西漢、前漢;後期定都洛陽,又稱東漢、後漢。始於漢高祖劉邦,終於孺子嬰,共12帝。綠林、赤眉軍起義後,地方上的地主豪強也參加反對新朝的起義,其中以加入綠林軍的劉秀勢力最強。昆陽之戰後,劉秀到河北謀求發展,鎮壓河北的農民軍,並吞瞭北方各地的豪強武裝,勢力漸大。公元25年6月,劉秀在河北即皇帝位,即光武帝。他沿用漢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


西漢皇帝列表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前206年稱帝,在位12年

  漢高祖劉邦,字季,出身農民傢庭,陳勝反秦起義,劉邦響應,自稱“沛公”,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後又與項羽爭天下,經4年,打敗項羽。與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劉邦在位12年,死於前195年,時年62歲。

  惠帝劉盈(前211-前188)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

  劉盈,劉邦的兒子,母呂後(雉)。劉盈為人軟弱,呂後專權。在位8年,死於前188年,時年24歲。

  呂後(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稱制掌權

  呂後,姓呂名雉,劉邦妻子。她是劉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劉邦死後,惠帝立,呂後掌權,她手段殘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後,她先後選立劉恭,劉弘為帝,自己掌握實權,又大封呂氏傢族。她死於前180年,時年62歲。死後,呂氏傢族就被陳平,周勃一網打盡。

  文帝劉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

  文帝劉恒,劉邦第四子。前202年,呂後死,劉恒即位。即位後削弱諸侯勢力,減輕農民賦稅,重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漢文帝還是一位十分節儉的皇帝,自己穿粗制絲綢,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隨葬品也隻有陶器。死於前157年,時年46歲。

  景帝劉啟(前188-前141)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

  景帝,文帝的兒子。即位後,平定吳楚七國叛亂,漢朝統一的中央集權統治大大加強。景帝繼續推行減輕賦稅和徭役,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形成歷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於前141年,時年48歲。

  武帝劉徹(前157-前87)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繼續加強中央集權,陸續奪去大批王,侯爵位。並與匈奴進行長期的戰爭,先後以衛青,霍去病為將,屢次大敗匈奴。武帝時是西漢最強盛的時期。武帝死於前87年,時年71歲。

  昭帝(前95-前74)前87年即位,在位14年

  昭帝劉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對匈奴的關系處理也較得當。昭帝死於前74年,時年21歲。

  宣帝(前91-前49)前74年即位,在位26年

  宣帝劉病已,一名詢,漢武帝曾孫,祖父劉據,父劉進。昭帝無子,劉病已立。宣帝時,進一步確立瞭儒傢思想的統治地位。他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史稱“孝宣之治,信賞必罰,可謂中興”。死於前49年,時年43歲。

  元帝(前75-前33)前49年即位,在位17年

  元帝劉奭,宣帝子。即位後封王皇後一傢五司馬,侯十餘,埋下外戚專權的禍根。元帝時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時漢朝國力開始衰弱。元帝死於前33年,時年43歲。

  成帝(前52-前7)前33年即位,在位27年

  成帝劉驁,元帝子。成帝時,漢王朝衰落,外戚專權,元帝終日與趙飛燕飲酒作樂,成帝死於前7年,時年46歲。

  哀帝(前26-前1)前7年即位,

  在位6年哀帝劉欣,元帝的庶孫,成帝的侄子。哀帝時,社會矛盾尖銳化,但哀帝卻隻信鬼神天地,寵幸男寵董賢,造成王莽專權。哀帝死於前1年,時年26歲。

  平帝(前9-5)公元元年即位位,在位5年

  平帝劉衎,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子。即位時9歲。王莽掌權。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時年14歲。

  孺子嬰(5-25)(6-8)年在位,在位2年

  孺子嬰,宣帝的元孫,劉顯的兒子。即位時才2歲。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嬰被殺,時年21歲。

  光武帝劉秀(前6-57)25年稱帝,

  在位33年光武帝,姓劉名秀,字文叔。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參加綠林起義軍後,在昆陽以少勝多,打敗王莽軍。25年劉秀稱帝。死於公元57年,時年64歲。

  明帝劉莊(28-75)57年即位,

  在位19年明帝,劉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時,吏治比較嚴明,賦稅比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於75年,時年48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