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玩物喪志的意思是指玩弄無益之器物易於喪失意志,貽誤大事 。那麼,成語玩物喪志的主人公是誰?玩物喪志有啥典故?
成語玩物喪志的主人公是周武王姬發。姬發,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姬發於公元前11世紀率兵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瞭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瞭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玩物喪志的出處
語本《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孔傳:“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 宋 朱熹 《近思錄》卷二:“ 明 道先生 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
玩物喪志的典故
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建立瞭西周王朝。為瞭鞏固自己的統治,周武王一面分封諸侯,一面派出使臣到邊遠地區,號召各國臣服周朝。
懾於武王的威名,許多遠方國傢和部族都先後派人到鎬(周都,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向周王朝稱臣納貢。有一天,來自西方旅國的一位使臣獻上瞭一隻叫獒的大狗。這隻狗身高體重,且通人性,見瞭周武王還俯首行禮。武王看瞭,非常高興,命人收下瞭這隻寶狗,並重賞瞭使者。
這件事被太保召公奭看在眼裡,記在心中。退朝以後,他寫瞭一篇《旅獒》呈給周武王,勸他艱苦奮鬥,不要使勝利果實毀於一旦。其中寫道:輕易侮弄別人,會損害自己的德行;沉迷於供人玩弄的事物,會喪失進取的志向。武王讀瞭《旅獒》,想到商朝滅亡的教訓,覺得召公奭的勸告是對的,於是把收到的貢品分賜給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則兢兢業業地致力於國傢的治理和建設。
到後來,玩物喪志常用來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於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