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皇帝列表(魏蜀吳):三國時期一共有12位皇帝

2016-08-21 19:15:20

  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因此統一戰爭的主角最後落在魏晉方面。三國鼎立局面對東漢末年軍閥大混戰來說,是一歷史的進步。三國中以吳國的時間最長,共52年;次為魏,共45年;再次為蜀,共43年。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魏武帝曹操(155-220)沒有稱帝曹操,字孟德,175年舉孝廉,任洛陽部尉,後經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職不斷提升,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至許昌,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

  曹操頒佈“屯田令”,大力發展生產,為以後的魏國積累瞭雄厚的物質基礎,他任人唯賢,不斷壯大勢力,先後滅掉,呂佈,袁術,袁召等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於赤壁敗於孫劉聯軍,形成三國局面。曹操死於220年,時年66歲。死後被追封為魏太祖。

  曹操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而且是出色的文學傢。

  魏文帝曹丕(187-226)220年稱帝,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兒子。220年廢漢獻帝自立,國號“魏”。他繼續推行曹操的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方針,確立瞭“九品中正制”。死於226年,時年40歲。

  魏明帝曹睿(203-238)226年即位,位13年

  曹睿,曹丕的兒子。即位後以司馬懿為大將軍,多次打敗蜀相諸葛亮的進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國政治開始衰落。他死於239年,時年36歲。

  魏齊王曹芳(232-274)(239-254)在位,在位15年

  曹芳,曹操的曾孫,曹楷的兒子。明帝無子,死後由曹芳即位。在位時被司馬懿篡權,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254年,曹芳被廢,274年死,時年43歲。

  魏高貴鄉公曹髦(241-260)(254-260)在位,在位6年

  曹髦,曹丕孫,曹霖的兒子。十四歲即位,260年,被司馬昭殺死。時年19歲。留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諺語。

  魏元帝曹奐(246-302)(260-265)在位,

  在位6年曹奐,曹操孫,燕王曹宇的兒子。265年被司馬炎所廢,被封為陳留王。死於302年,時年57歲。

  蜀漢(公元221年-263年),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後主劉禪,共2帝。三國時期最弱小的國傢,擁有四川,漢中,荊州等地,後關羽大意失荊州,使蜀漢地域更加狹小。

  昭烈帝劉備(162-223)221年稱帝,在位3年劉備,字玄德,河北涿縣人。小時傢境貧寒。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後,他鎮壓有功,任徐州牧。後經一系列征戰,取荊州,益州,漢中,與魏,吳成三國鼎立之勢。

  221年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漢”。219年,吳蜀江陵一戰孫權奪荊州,關羽敗死,劉備為收復荊州,於221年發動彝陵之戰,後被吳將陸遜擊敗,223年,劉備死於白帝城,時年62歲。托孤於諸葛亮。

  後主劉禪(206-271)(223-263)年在位,在位41年後主劉禪,劉備的兒子,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時年17歲。

  劉禪雖然無能,但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漢的經濟得到瞭一定的發展。諸葛亮吸取瞭劉備的失敗教訓,采取聯吳攻魏的方針,但諸葛亮數次伐魏,均告失敗,於234年死於五丈原。後,蜀漢政治腐敗,國力日弱,於263年被魏國所滅。劉禪被擒到洛陽,死於271年,時年65歲。為後人留下“樂不思蜀”的笑柄。

  吳大帝孫權(182-252)222年稱帝,在位30年

  吳大帝孫權,字仲謀,父孫堅,兄,孫策經征戰,據有江東六郡,200年孫策死,孫權襲職,208年,於赤壁打敗曹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222年,孫權稱帝於武昌,後遷都建業(南京)。孫權制國有術,致使曹操也不無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死於252年,時年71歲,謚大皇帝,廟號太祖。

  會稽王孫亮(243-)252年即位,在位6年

  會稽王孫亮,孫權幼子,250年立為太子,252年即位時才10歲,16歲時,被權臣孫琳所廢,貶為會稽王。

  吳景帝孫休(234-264)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吳景帝孫休,孫權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殺權臣孫琳,264年孫休死,時年30歲。

  烏程侯孫皓(242-283)264年即位,在位17年

  孫皓,孫權的孫子,父孫和。孫皓即位後,大修宮舍,殘暴好殺,窮奢極欲,終於於280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所滅,死於283年,時年42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