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傢,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佈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這樣的一個英雄為何要忍受胯下之辱?特別是在人們特講究尊嚴的時代,更別說是飽讀史書、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的古人,那麼,韓信胯下之辱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呢?揭秘歷史上的韓信為何忍受胯下之辱的真相。
關於韓信為何忍受胯下之辱
在發生胯下之辱之前的韓信,還不是一個英雄,當時的韓信,還隻是一介佈衣。
韓信自由貧苦,甚至連飯都吃不上,但是,他卻整天都帶一把劍。眾人看著他都不喜歡,就生瞭作弄之心。於是淮陰市上就有一個地痞無賴,市井無賴。有一天就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傢夥,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也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你是個膽小鬼,他這麼一說,呼啦就圍上一大群人都來看熱鬧,這個傢夥就說,你不是有刀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你要不怕死,你拿你的劍來刺我啊,你敢給我一刀嗎?不敢?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大傢都看著韓信。殺啊?還是爬啊?韓信怎麼樣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韓信就盯著他看,看瞭一陣,把頭一低,就從這個無賴的胯下爬過去瞭,然後趴在地上,一市人皆笑,整個的街上都笑,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
當時下鄉南昌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瞭。開飯的時候,韓信去瞭,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瞭,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傢。”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當這些貧窮已經成為過眼雲煙。韓信已經功成名就,成為瞭一代英雄。然而,成為瞭英雄,成功的韓信,沒有去找屠戶報仇,隻是淡然視之。當這個屠戶知道瞭韓信成為瞭頂級人物,急忙來找韓信叩頭求饒。韓信反而反而給瞭他一些賞賜,並任命他為一個下級軍官。韓信並對左右的人說:“如果當初我殺瞭他,恐怕也沒有我的今天瞭。”同時,韓信也知恩圖報,他還特意贈給瞭漂母一千黃金,一示感恩。
對於韓信這樣胸懷大志的英雄來說,與那些很平庸的俗人不值得過多計較。而對於韓信這樣有志於幹一番事業的人來說,做事情就不能不顧及到自己的形象、聲譽瞭,就不能不從長遠的、全局的角度來看問題、來思考問題瞭。這就決定瞭韓信們在處理問題時不能過多地計較一時的得失,不能讓小幹擾阻礙瞭自己前進的步伐,不能讓小問題阻斷瞭自己前進的道路。應著眼大事,而不是過於拘泥於小節。
所以,為瞭遠大的目標,忍受一些小節上虛榮心的放棄,是完全值得的。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是可以修養出來的功夫。修養的第一要義,就是對人生建立明確的大的目標,然後才可以忽視一些無關緊要,但常人以為重要的東西。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什麼,大謀什麼,二者的關系是什麼,搞清楚瞭,心理就平靜瞭。先有大謀,才能忍小啊。
因此,對於外來強加的屈辱,還需要辯證的看待和處理,既不能點火就著,魯莽行事,也同樣不能做無原則的忍辱退讓。選擇暫時的隱忍和妥協,應是為著未來更高遠的目標、為著更高尚的事業而做出的暫時的、局部的犧牲。而在維護崇高事業和核心利益時,就決不能也不應在強權威壓面前屈服讓步,做軟骨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