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是武王克商後建立,西周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歷史上將東遷之前那一時期的周朝稱為西周。那麼,西周是怎麼滅亡的呢?西周是被誰所滅?
西周是怎麼滅亡的?
西周自建立後與各族戰爭一直不斷,到瞭西周後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瞭西周的滅亡。國人暴動動搖瞭西周統治的基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瞭。
周厲王時,國內矛盾日趨尖銳。厲王橫征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傢政事。
公元前841年,終於發生國人暴動。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國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後,汲取教訓,改變政策;為解除戎狄的威脅,還發動瞭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瞭勝利。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瞭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蕩之中。
西周是被誰所滅?
公元前781年,幽王繼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繁,周朝統治內外交困。
引致西周滅亡的導火線是幽王廢掉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寵美人褒姒為後,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逃奔申國,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與伯服均被犬戎殺死。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於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餘臣於攜(今地不詳),形成兩王並立。宜臼為避犬戎,遷都到洛邑,是為周平王。餘臣在公元前760年被晉文侯所殺。
從此,歷史走向東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