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拔山扛鼎的意思是什麼?拔山扛鼎的意思是指指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也做“拔山舉鼎”。那麼,你知道成語拔山扛鼎的主人公是誰嗎?成語拔山扛鼎又有什麼典故呢?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成語拔山扛鼎的主人公是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傢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成語拔山扛鼎的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成語拔山扛鼎的典故
項羽少年時,項梁教他讀書,但他學瞭沒多久就不學瞭,項梁又教他學劍,沒多久又不學瞭,項梁因此特別生氣。項羽說:“讀書識字隻能記住個人名,學劍隻能和一個人對敵,要學就學萬人敵。”項梁於是又教項羽學習兵法,項羽非常高興,但是隻學個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
秦朝末年,項羽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寫字,叔父項梁改教他擊劍,他想學抵敵萬人的本事,項梁教他兵法,項羽依然不肯認真鉆研,但力氣很大,能舉起幾百斤重的鼎。同劉邦爭天下8年,最後被迫在垓下烏江邊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
後來,“拔山扛鼎”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人力大無窮;或用來借稱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