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背道而馳的主人公指誰 成背道而馳有啥歷史典故

2016-08-21 19:33:30

成語背道而馳的意思是指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那麼,你知道成語背道而馳的主人公是誰?背道而馳有啥歷史典故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背道而馳的主人公是季梁。季梁,又稱季氏梁、季仕梁,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春秋初期隨國大夫,我國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開儒傢學說先河的重要學者。
李白譽其為“神農之後,隨之大賢”。季梁對隨楚關系格局影響重大,輔佐隨侯期間,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義思想、“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政治主張以及“避實擊虛”的軍事策略。

成語背道而馳的出處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成語背道而馳的典故
戰國時代,魏國有一名臣名叫季梁,季梁奉命出使到外國,可是他在路途中聽到魏王準備要攻打趙國邯鄲的消息,就趕緊回國去勸魏王。
 匆忙回國的季梁對魏王說:“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個駕著車子的人,他趕著馬想要去北邊,說他準備到楚國去。”魏王說:“楚國應該是向南走的,為什麼他要往北走呢?”
 季梁回答說:“我也這麼跟他說的啊!可是,他認為他的馬是匹好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也帶瞭足夠的錢;而且車夫經驗豐富,所以他覺得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因此,他不聽我的勸告,就繼續往北走瞭。”魏王聽瞭之後,哈哈大笑說:“這個人是個瘋子。雖然他有很多好的條件,但是他卻往反方向走,怎麼可能到得瞭目的地呢。”
 接著季梁就告訴魏王說:“大王說的話一點也沒錯。但是,像大王現在這樣一直攻打附近的國傢,這種舉動也會讓大王離稱霸的目標越來越遠,這不也是和那個往反方向去走的人一樣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