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2016-08-21 19:32:37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劉禪。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快樂地忘瞭本,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主人公劉禪的簡介:

  劉禪(207-271),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又字升之(《魏略》)。小名阿鬥。劉備之子(非長子,劉備的長子是誰已不可考,但肯定是多次被呂佈以及曹操俘虜),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蜀漢被曹魏所滅,劉禪投降曹魏,被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

  樂不思蜀的典故: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傢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劉備死後將王位傳給瞭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傢。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鬥,阿鬥當瞭皇帝後,每天隻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著,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後來輔佐他的人先後去世,自己又隻知道玩樂,因此把國傢治理得越來越糟糕,國勢日趨衰弱。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攻下綿竹,大軍直逼成都。薑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投降,當瞭俘虜,蜀漢滅亡。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瞭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鬥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鬥卻高興地拍著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

  還有一次,司馬昭故意問劉禪說:“你思念蜀地嗎?”劉禪回答道:“這裡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地。”過瞭一會,後主起身上廁所,原在蜀漢任職的進臣跟到廊下,暗地裡對劉禪說:“今後大將軍再問您是否還思念蜀地,您應該哭著說,我沒有一天不思念。這樣,您還有希望回到蜀地去。”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瞭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隻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傢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傢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聽瞭以後,在心裡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傢給亡掉!”

  樂不思蜀的啟示:

  玩物喪志,不思進取,樂而忘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