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對司馬昭的評價是怎樣的

2016-08-21 19:40:46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那麼司馬昭是個怎樣的人?歷史上對司馬昭的評價是怎樣的
說起司馬昭讀過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其是人怎樣的人瞭,司馬昭是個野心傢,他聰明隱忍,司馬昭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早年隨父抗蜀,多有戰功。景初二年,封新城鄉侯。正始初,遷洛陽典農中郎將。曹髦時,繼兄司馬師為大將軍。專攬國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後,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分兵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滅之。封晉公。咸熙元年三月丁醜加為晉王。咸熙二年,司馬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三國後期,魏國的大權逐步被司馬氏掌握。司馬懿死後,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的官職,獨專國政。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又繼任大將軍,朝廷大權仍然掌握在司馬氏的手裡。

在東關戰役中,就軍事指揮特點看,諸葛誕與司馬昭以前經歷的主要戰役中表現出的軍事才能相比,明顯不是一個水平,同這次戰爭後司馬昭在平定關中,征服靈州,平定叛亂,招撫北方蒙古高原少數民族,以及在淮南戰役中的出色表現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在曹爽伐蜀戰役中,司馬昭就對夏侯玄提出險地應該謹慎、不可久留,並且判斷出瞭敵軍會搶占各險要防禦。在應對敵軍偷襲其營寨的時候,司馬昭也能沉著應對,不慌不忙。
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司馬昭病死,死後葬在崇陽陵,數月後司馬昭被謚為文王。他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建立後他被追封為文帝,廟號太祖。
司馬氏沒有使漢族差點滅種,恰恰相反,司馬昭招撫的少數民族比漢族人口還多,他執行的政策當時並沒有造成民族內戰,是民族團結的政策。大量少數民族自覺自願地改漢族姓氏,《晉書》中有很多記載,司馬氏執行的政策挽救瞭東漢末年漢族僅存五百萬幾乎滅種的危機,晉朝統一時人口增加到1600萬,漢族人口增加瞭三倍。他的兒子晉武帝繼續執行瞭增加人口的政策,太康年間戶口依然是增加的,太康盛世中,數年間,戶口就增加瞭上百萬。
司馬昭盡管在歷史上背負瞭權臣的名聲,但是在客觀實際中,司馬昭的所作所為還是在歷史上起瞭進步的作用,他是三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