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夏朝的起止時間:夏朝建立的時間和滅亡時間

2016-08-21 19:49:34

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那麼你知道夏朝的起止時間嗎?夏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到什麼時候結束的呢?請跟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共傳14代,共17帝王(夏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延續約472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據史書記載,在夏後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
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鯀為顓頊之子,但很多文獻都說鯀是顓頊的玄孫:黃帝次子曰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曰禹,為夏後啟(即夏啟)父。

這些記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後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夏部落一開始居住於渭水中下遊,後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鯀。《國語·周語》中說鯀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在崇,故稱“崇伯鯀”。禹是鯀的兒子,鯀死後,禹受命,又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改變瞭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傢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這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應該說是歷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啟的權位。啟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啟都討伐,與啟軍大戰於甘。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啟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占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瞭世襲制度。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鳴條之戰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湯在亳(今河南商丘)稱“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政權,夏朝,共傳13世(《世本》載12世)、17王,歷時472年,公元前1600年滅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