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斧的主人公是誰?成語班門弄斧是怎樣的故事

2016-08-21 20:12:00

  班門弄斧的主人公是誰?班門弄斧的主人公是魯班,生活在明朝的梅之渙未來諷刺一些人而做瞭一首詩人。為什麼說他班門弄斧呢?先來瞭解班門弄斧的意思,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傢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有一回,他到采石磯(現在安徽當塗)唐代大詩人的墓地去遊覽,隻見四周的墻壁上,塗塗抹抹全是遊人寫的詩,這些詩都很低劣。他也提起筆來寫瞭一首: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垂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詩人。關於他的死,有種種神話般的傳說。有的說李白晚年遊覽洞庭、嶽陽和金陵(現在的南京)等地,有一天夜晚他的小船停靠在采石江邊(采石,今安徽當塗縣境內,北臨長江),月明如晝,李白在舟中對月暢飲,喝得大醉,見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落江而死。

  因此在采石便出現不少以李白的事跡為主題的名勝,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zhé)仙樓、捉月亭等,引來瞭很多的文人雅士前來參觀。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李白墓上胡謅亂題,留的詩十分可笑。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遊人的,他認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本文來自歷史大全網

  魯班,據說姓公輸,名般,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於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魯班奉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沒人敢在魯班面前賣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要想在大行傢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被稱為“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