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0:21:36
城下之盟意思:盟,古代諸侯在神前彼此立誓所定下的盟 約,這裡指訂立和約。 出處:《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絞……大敗 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城下之盟的典故
春秋時期,強大的楚國攻打弱小的絞國。
楚武王率軍攻打絞國,節節勝利,輕而易舉來到 絞國都城的南門。南門城墻高大堅固,絞_軍隊借此 頑強抵抗。楚軍幾次攻城,均告失敗。
楚國有個名叫屈瑕的大將,向楚武王獻汁說:“絞 國弱小,處境危險,遇事會缺乏考慮。我們不必強攻, 可采取引誘其出來的辦法。”第二天,楚國派出幾十個 化裝成樵夫的士兵,到絞國都城四周的山上伐木砍柴。 絞國將領發現楚人在山上打柴,山下沒有楚軍保護, 就派兵出城圍追捕捉,結果抓獲瞭三十個楚人,讓一 直處在焦慮中的絞國軍隊獲得瞭 一次意外驚喜。隔瞭 一天,乂有一批楚兵改扮的樵夫上山砍柴。絞兵發現 後,不等命令,紛紛擁出城外,欲一展身手。此時,預先埋伏在城北的楚軍猛然出擊,截其退路,絞軍一 觸即潰。
絞國都城難保,無奈之下,被迫同意在城下與楚 國簽訂瞭屈辱的盟約。楚軍達到瞭目的,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