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2:13:47
又有人說滿堂嬌如是個烈女,何不在10多年中替陳光蕊復仇以保存名節?滿堂嬌若是個烈女,為何在夫妻團圓後從容自盡?
好,我告訴你,在附錄《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這一章節,有這樣一段:滿堂嬌產子時“耳邊有人囑咐,滿堂嬌聽吾囑咐。吾乃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異日聲名遠大,非比等閑。劉賊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護,汝夫已得龍王相救。日後夫妻相會,子母團圓,雪冤報仇有日也。謹記吾言。”為何滿堂嬌等到那一天,因為這樣最保險。因為夫妻會團圓。為何團圓後再死,因愧相公感無顏。況且兒子已成人,雪恥洗辱無掛牽。好瞭,我希望別再有人問我那麼弱智的問題瞭。
除此之外,書中還寫道唐僧在金山寺長大後,按照滿堂嬌在他身上留下的線索找到滿堂嬌後,滿堂嬌一見面就覺得他和丈夫陳光蕊很像,“仔細看他舉止言談,好似與丈夫一般。”。正因如此,母子才得以相認。試問,如果不是陳光蕊之子,又怎麼滿堂嬌又為何覺得“好似與丈夫一般。”
後來唐僧在母親的指點下找到瞭自己的奶奶張氏,此時的張氏兩眼已經昏花,看不清來者的容貌,但是一聽聲音便覺與自己的兒子陳光蕊相似,“你的聲音好似我兒陳光蕊”。一個視力不好的人,聽力自然更勝一籌。如果不是自己的孫子,為何張氏會覺得和兒子無異。之後祖孫二人又相訴衷腸。這也更加有力的證明瞭,唐僧就是陳光蕊的兒子。
要是劉洪的,張氏老眼昏花,怎麼能聽著唐僧的聲音像自己兒子光蕊的?最後唐僧又用舌尖舔瞭自己奶奶的雙眼,張氏的眼睛復明,看瞭唐僧之後說道:“你果是我的孫子!恰與我兒子光蕊無異。”你要說滿堂嬌一傢合起夥來欺騙陳光蕊,難道連陳光蕊的母親張氏也要甘做“幫兇”麼。不要為瞭新解而新解,要忠於原著,仔細讀讀原著,再來看看我的分析就知道誰的有道理瞭。
最後從《西遊記》的整體寫法上,遵從佛傢的冤冤相報,因果報應。例如陳光蕊放生的那條魚是龍王,從而陳光蕊才得以還魂,劉洪落得慘死。所以說不可能讓好人不得好報。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也是宣揚因果報應。有人也許會說,如果唐僧如果是劉洪的兒子,這樣唐僧殺死劉洪不正是劉洪最大的報應嗎?但是吳承恩沒有那麼的高深,也不可能為瞭讓壞人遭報應,也連帶好人遭罪連連不停,那樣為瞭制造一個悲劇,制造一個作惡遭報的代價也太大瞭。相對來說還是選擇好人好報比較妥當。
況中國人向來講究皆大歡喜。滿堂嬌受辱並且最後自盡,已是悲劇,對陳光蕊已是損失,不可能再讓唐僧不是他的親生兒子。要不然的話,好人真是沒有辦法活瞭。對於宣揚因果報應的佛傢也不合情合理。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說,唐僧他親爹都隻可能是陳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