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第一名將為什麼是司馬錯

2016-08-08 22:32:42

  提到戰國時期的秦國名將,我們心中都會湧上這麼些名字:白起、王翦,王翦的老謀深算,白起的戰神本色,無疑都令人印象深刻,可是談到司馬錯,當時並不被時人重視後人知之甚少,這位名將的戰功並不耀眼,疆場搏殺亦非所長,但他乏蜀滅楚,平定叛亂,力助秦國一統江山。

  司馬錯的一生打瞭兩場大戰,一次是滅蜀之戰,一次是攻楚之戰,而且這兩場戰爭在當時都很稀松平常,毫無名氣。司馬錯滅蜀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但這場戰爭的價值是在後來才顯現出來受人重視的。

  與張儀舌戰於惠王前

  秦惠文王九年,巴蜀互相攻伐,秦惠文王欲趁機滅蜀,卻因韓國侵秦而猶疑不決,便召集群臣商議,張儀是名典型的政客,連橫戰略的始作俑者,強調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所以主張先攻韓國,還滔滔不絕說瞭一番道理,張儀的言論招致都尉司馬錯的反駁。在秦國的大將裡,司馬錯一向低調,沒有大將白起那麼有名,但也有人認為他才是秦國最出色的戰略傢,司馬錯的主張很明確,取蜀是第一要務。拿下蜀國,不僅擴張瞭領土,還可得到財富,一舉兩得。得蜀之後,再收巴蜀之兵,造大船浮江攻楚,必定取勝,楚國一亡,天下可定矣。而事實也果如司馬錯所言。

  ”浮江攻楚“一舉奪楚

  司馬錯的第二戰是伐楚之戰。在其消滅蜀國,徹底平定蜀地後,司馬錯便率大軍乘坐大船萬艘,進攻楚國。秦軍戰勝重重困難,翻越窮山險隘,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國後方。當時楚軍主力註意力都放在瞭,楚秦交戰的前線,誰也沒想到司馬錯會從後方突襲,這場仗是典型的避實擊虛戰術,司馬錯開創瞭我國戰爭史上早期的戰略大迂回戰例,實踐瞭他得蜀即得楚的預言。

  他與白起王翦相比,白起失之殘忍,王翦擅長戰術,隻有他精通戰術,更通謀略。司馬錯可以說是秦國功勞最大的三個將領之一,有這樣的能臣幹將在,秦國霸主地位無可爭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