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的有三千門生嗎 孔子的十哲是什麼

2016-08-08 22:32:53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仲由經常批評孔子,孔子也常批評他,仲由聞過則喜,能虛心接受。孔子對他評價很高,說他有才能,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可以讓他掌理軍政大事。後為救其主衛出公姬輒,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

  子我即宰予,漢族,春秋末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被孔子許為其“言語”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貢前面。曾從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楚國。唐開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為“齊侯”。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子中唯一一個敢正面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

  姓言,名偃,字子遊,亦稱“言遊”、“叔氏”,春秋末吳國人,與子夏、子張齊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曾為武城宰(縣令)。他曾在魯國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極力推行禮樂教化。言偃被列位孔門四科十哲(文學科)之一。其後學者在戰國時形成一個較大的學派。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衛國人。子夏是孔子門高足,擅長文學。在孔門弟子中,子夏並不像顏回、曾參輩那樣恪守孔子之道。他提出的“學而優則仕”的論點。對後世儒生產瞭很大的影響,他是一位具有獨創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