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韋小寶這個人嗎 扮演韋小寶的演員都有哪些

2016-08-09 21:01:24

  對於韋小寶這個人,大傢肯定都不陌生。因為金庸先生的一部《鹿鼎記》,讓這個人物被眾多中國人所熟知。同時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不同版本的《鹿鼎記》也隨之出現。這也就意味著,韋小寶這麼個人會在未來幾代人間,留下深刻印象。這位《鹿鼎記》的男主角,本是揚州人,其母韋春花是位妓女。一次偶然事件,韋小寶被江洋大盜茅十八帶到北京,偶入皇宮,結識康熙帝,擒鰲拜,入天地會,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赴五臺山探望順治帝,出傢少林寺,解救順治帝。後來身為賜婚使出使雲南。平神龍島,幫助索菲亞公主奪權。後因其天地會香主的身份被康熙帝發現出逃,通吃島度過瞭幾年。後來取得雅克薩之戰大捷,簽訂尼佈楚條約,最終攜七個夫人歸隱。這是金庸先生對韋小寶這個人,傳奇一生的描繪。那麼這樣一個,在清朝和明朝餘孽間混得風生水起的人,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有些人認為,韋小寶的原型,就是清朝重臣隆科多。因為隆科多就是那個受康熙訓練的摔跤手,在擒拿鰲拜上立下汗馬功勞。不過隆科多可沒有韋小寶那麼幸運,立下如此功勞,卻沒有扶搖直上,仿佛被康熙遺忘瞭一般。經過眾多磨難,最終才成為一朝重臣。按照康熙的說法是,為瞭給隆科多磨練。所謂玉不磨不成器,經過磨練,隆科多長成瞭一個一等一的大人才。康熙死後將宣讀繼位詔書,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給隆科多,讓隆科多大受感動。其實這應該就是帝王心術,康熙朝不需要你時,隻有老老實實呆著,等需要你的時候給你一點恩惠,便感恩戴德繼續效力。

  說隆科多這個人是韋小寶的原型,實際上小編並不同意。這並不僅僅因為隆科多並不像韋小寶那樣,周旋在兩個勢力之間,更因為將韋小寶這個人呈現出來的作者,他自己本身的認識。

  金庸先生曾經參加過中央電視臺的一個訪談錄,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楊瀾訪談錄》。在這次訪談中,金庸先生提到瞭對韋小寶這個人的看法。下面我們來看看,二者間的答話。

  楊瀾:查先生,在您的武俠小說中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好人和壞人不是涇渭分明的單純的好人和單純的壞人。即使在《天龍八部》裡的十大惡人,也有他們讓人同情的一面。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有時候還是會想,為什麼您的最後一部封筆的作品《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好像完全是一個反英雄的形象,是個小流氓,又會撒謊,又會偷懶,但最後您給瞭他七個美貌的太太,還有財寶,最後在一個小島上過逍遙自在的日子。您為什麼那麼優待他呢?

  金庸:我當時寫韋小寶這個人物時候,受過魯迅先生的啟發。他寫的阿Q是當時中國人的典型,一方面寫他的精神勝利,一方面描寫大多數中國人的愚昧、盲目,渾渾噩噩、糊裡糊塗地過瞭一生,受到欺壓,最後殺瞭頭,好像很可憐。阿Q是早一個時代的人,現在的人當然與阿Q不同瞭,現在解放建國之後,阿Q精神更少瞭。你現在到中國農村去也看不到阿Q瞭,你和他們談世界大事、談克林頓,他們都知道,講英國也知道,和阿Q這種人不同瞭。

  楊瀾:有報紙、有電視、有廣播嘛!

  金庸:我寫的韋小寶就是在海外見過的人多瞭。我想,阿Q是以前典型的中國人,現在典型的中國人不是阿Q。

  楊瀾:是韋小寶瞭嗎?(笑)

  金庸:對,是韋小寶瞭,不是說中國大陸,而是海外的、香港的。有一批中國人,因為華僑眾多,為求生存,有一些中國傳統中很不好的道德品性和個性。有一部分典型中國人,像韋小寶這樣子,自己為瞭升官發財,可以不擇手段,講謊話、貪污、腐敗,什麼事都幹。這種事情在康熙的時候很普遍,現在可能也沒有被完全消除掉。

  ……

  楊瀾:所以跟你過去的武俠小說所不同的,是用一個反英雄的角色,也是表達自己的一種社會理想,反面來寫的。

  金庸:不是理想,而是當時社會的現實。在一個很不民主、不講法律的、專制的時代中間,韋小寶這樣的人就會飛黃騰達,好人會受到欺負、迫害,所以寫韋小寶這個人也是整個否定那個封建腐敗的社會。

  看這段訪談,我們就知道,韋小寶這麼一個人,實際上金庸先生將自己認為的中國人表現出來。韋小寶代表的並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生活在海外的華僑這麼一個群體。如此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歷史原型之說瞭,頂多也就能說金庸先生利用瞭康熙朝那個歷史背景,然後將韋小寶這麼一個典型人物放進去,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故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