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與甄宓是何關系 曹植的妻子是誰

2016-08-09 21:17:21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我們依然記得曹植那首《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千百年前的時代為瞭王位,這種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現象是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在那權力即一切的社會制度裡,不擇手段的爭奪權力似乎是很正常的。多少年來,曹氏兄弟之爭,人們多要對才華橫溢的曹植掬一把同情之淚。“相煎何太急?”是曹植在很久很久以前質問曹丕的話語,這句質問從未被歷史的長河所湮滅,直至今日,看到兩兄弟爭奪王位的故事時,我們的耳邊似乎還回蕩著曹植義憤和無奈的呼聲:“相煎何太急!”

  曹植與甄宓的關系

  曹植,出生於公元192年,字子建,沛國譙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嚴格說來是更像是一位文學傢,他“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在他身上聚集瞭文人所有的特質,時而憂鬱時而狂放,時而天真時而率性,這種詩意的性格,註定曹植的生活是充滿詩意的,但是唯一一點讓他覺得可惜的就是,他的父親是位大英雄,胸有宏圖之志,曹植出生在這樣的傢庭裡,註定瞭他的一生不由己。

  作為才子的曹植擁有一大幫粉絲,其中一個叫謝靈運的,是曹植的死忠粉,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而生活在南朝的另一位評論傢鐘嶸,這位大叔評價曹植:“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他們都對曹植評價非常高,確實曹植才華橫溢,正因此天妒英才,他的早逝和憂愁都是由他的才氣而來,“情兼雅怨”這個詞很好概括瞭曹植的性格,這也註定瞭一個憂鬱的文學傢註定難以擔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傢。

  《洛神賦》是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這篇幅的大概內容是曹植從洛陽回封地,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進而仔細觀察瞭這位美女,然後彼此一見鐘情彼此愛慕,但是由於人神道殊不能結合,因而抒發的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這篇賦更像是曹植寫給宓妃的一封情書,因為他對這位美女是進行瞭全方位的描寫,“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文中的宓妃因曹植的《洛神賦》而被世人誤認為“洛神”。洛神即宓妃,相傳為伏羲氏的女兒,溺死洛水,遂成為洛水女神。“宓”字通“伏”(伏羲),故甄宓之名音fú。

  後人多將甄宓和宓妃聯系到一起,其實甄宓是曹丕的妻子,而曹植的《洛神賦》僅僅寫的是一個洛水的仙女,跟甄宓沒有關系,歷史上的甄宓是個比較悲劇的女子,甄洛,字嫦娥,別稱甄宓,文昭甄皇後。她是東漢王朝宰相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原本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後來曹操傢族滅掉瞭袁紹,順手接管瞭這位賢惠美麗的夫人,而抱得美人歸的就是曹丕。甄宓雖然貌美起初又得寵,但是結局卻非常慘,因幽怨作詩而被曹丕賜死,屍首被“被發覆面,以糠塞口”。後其子魏明帝即位,追謚其為“文昭皇後”,世稱甄夫人或甄妃。

  曹植的妻子和孩子

  由此可知,甄夫人與曹植僅僅是嫂子的關系,他們之間並不會存在什麼不正當的關系,雖說曹植的性格比較隨性,做事率性不考慮後果,也不至於跟嫂子有情況,而跟自己的哥哥過不去,曹植本來和曹丕就是王位的競爭者,要是還搶哥哥的女人,曹植會死得很難看。那麼,文藝青年曹植有沒有妻子呢?他的孩子又是誰?

  曹植一生娶瞭兩位妻子,前妻崔氏,崔氏是明門出生的小姐,其叔父崔琰曾任曹魏尚書,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隻不過這叔父因為“辭色不遜”而被下獄,成為歷史公認的冤案,後世的人也認為,這是因為叔父是曹植一邊的人,而以後要主政的是曹丕,曹操這麼做是為曹丕掃清障礙,可惜瞭崔氏的叔父死得真冤,更冤的是崔氏,她因為叔父的事情,受到瞭牽連,還有的說或者是曹操出於對曹植的打擊,反正崔氏就被以“衣繡違制”的罪名遣返回傢,並且賜死,我想曹植心裡可能很不好受,兄弟相互廝殺,連父親也這樣排擠他,這也就不奇怪,他的性格為何會越變越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