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曹嵩的奢華人生 死後身穿銀縷玉衣

2016-08-09 21:27:33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他生前當太尉,出價一個億,死後銀縷玉衣!

  曹操的爺爺曹騰是四朝元老,在當時可以說是最成功的宦官之一,因此他的幹兒子曹嵩也跟著沾光瞭:漢桓帝四當上瞭東漢的司隸校尉,司隸校尉大體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黨政軍一把手,是個要緊的職務。  

  曹嵩職場得意

  靈帝時,曹嵩又當上瞭油水十足的農業財政部長(大司農)、大鴻臚,終於位列九卿(內閣部長),成瞭響當當的中央幹部。

  撈足油水後,曹嵩同志又將目光瞄準瞭三公。

  東漢名義上實行三公九卿制度,所謂的三公,相當於是指政府的三個正副總理: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主天,是老大,而九卿相當於政府的九名部長啦。

  當官需要能耐不要緊,但曹嵩有一樣最要緊的東西——錢。

  早在公元178年,漢靈帝就創設西園賣官,基本上是除瞭皇帝位置不賣,其它的都可以商量。

  因此,有錢什麼都好說。

  為瞭奪得太尉的職位,曹嵩出價一億錢!

  如果以現代的物價水平換算,報價大體相當於現在的五千萬人民幣!

  算你狠,有種。

  根據資料顯示,東漢通行的貨幣有三種:主幣是五銖錢,除此之外,黃金和絲綢也能當錢使用。、

  漢朝五銖錢大約有3.5克,而漢靈帝時期發行的是新版“四出五銖”又稱“四出文錢”,大約3.6——4克左右。那時的鈔票就隻有一個面額,一枚就是一錢,大小都是它。

  雖然分量很足,但奇怪的是,思想傳統的老百姓還是不買賬,新錢剛一發行上市,就引起罵聲如潮:“京師將破,天子下堂,百姓四散而去”。

  曹嵩奢華人生

  和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東漢的黃金計量不像現在以克論,而是以斤論,非常大氣。按官方牌價,東漢一斤黃金大體上值一萬錢,僅相當於現在的五千元人民幣而已,價格實在非常溫柔,不像現在一克能賣400多元的天價。以至於後來的劉備取得益州後,打賞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等功臣,一出手就是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五銖錢五千萬錢,看上去非常大方。

  要知道那時沒有銀行,沒有支票,沒有信用卡,曹嵩同志要掏腰包的支付款是天文數字般的一個億,我估算瞭一下,如果用現金(五銖錢)支付,保守估計也有36萬公斤,約合360噸!即使全部采用黃金支付也要一萬斤,而東漢的一斤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半市斤左右,大體上曹嵩同志應該孝敬皇帝兩噸半黃金,馬都要累死幾匹!

  曹嵩先生如此土豪,連見多識廣的皇帝也深受感動。

  但有個問題,太尉位置上有人—崔烈。

  而且人傢的官位也不是天下掉下來的,也是給真金白銀買的,隻不過出手寒磣瞭點——500萬錢,皇帝讓瞭他一個五折優惠的友情價,先當司徒,表現好,提升當太尉。

  現在看來,曹嵩同志顯然更有誠意。

  漢靈帝經過權衡,很快決定按經濟規律辦事。

  在中平四年(187)十一月,曹嵩同志斥巨資,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瞭朝思暮想的太尉。

  皇帝老大,自己老二,皇帝發財,自己升官,互利互惠嘛。

  他也被漢靈帝耍瞭,漢靈帝看上去很昏庸,實際上卻精明無比。

  第二年的四月,曹嵩同志就不幸下課瞭,滿打滿算,他在職時間不過半年。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空出的位置,接著找買主。

  一億錢,高消費半年,又被皇帝耍瞭。

  皇帝大人的霸王條款,你不服不行。

  曹嵩死得風光

  也別怪皇帝不仗義,東漢的三公原本就最難當,尤其是靈帝同志,典型的認錢不認人的主兒,在他眼中,各級官位,管他是縣令還是三公,都是發傢致富的搖錢樹,因此,盡管你買到手不久,皇帝都可以隨便找個借口讓你下課,然後接著賣。

  一個空頭總理的印把子可以循環使用,實在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啊。

  如果放著這麼一大筆資源不好好開發利用,那是大傻帽。

  曹嵩下課後,就一直居住洛陽,董卓進京後,時局動蕩,他又帶著傢眷到泰山華縣避禍。194年,曹嵩帶著次子曹德與妻妾,以及十多車細軟前往曹操的大本營兗州,陶謙的人見財起意,隨後將他們全部劫殺。值得一提的是,曹嵩死後,依然不改土豪本色,穿的是銀縷玉衣,身上有2464塊玉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