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24:28
史書上曾記載:“夫專諸之刺王僚,彗星襲月。”專諸在歷史上的身份被稱為刺客。作為春秋時期的四大刺客之一,專諸是戰國及後世備受人推崇的角色,為瞭一個“義”字,刺殺吳王僚,最後雖也當場被殺,卻算是不辱使命。後世人多敬畏專諸的勇氣的氣節,專諸雖然勇猛,卻不是無堅不摧的,他是個普通人,當他肩負著使命時,他變得真正地強大,真正地無堅不摧。
專諸,在封建年代裡的名聲是很大,廣為傳頌,稱為義士,甚至是在曹雪芹的女兒國裡,十分有勇又有義的史湘雲,也相當欣賞這位逝去已久的壯士,可見專諸的個人魅力所在。專諸,春秋時吳國棠邑人,根據史書上的記載,此人生得高額凹眼,濃眉大眼,楚國大將伍子胥與專諸關系還不錯。伍子胥因為父親和哥哥得罪瞭楚王,在楚國觸怒瞭楚王,父兄被殺,伍子胥得以僥幸逃脫,隻身逃離楚國來到吳國,結交有為之士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伍子胥萬萬沒有想到,他偶然結識的一位壯漢,竟然會在日後幫瞭他那麼大的忙。
何為刺客?刺客就是專門去刺殺別人的殺手,歷史上曾經湧現出那麼多的刺客,為什麼多受到後世人的推崇,刺客不應該是一種被譴責的職業嗎?這跟古代的所信仰的“仁義”、“忠”是有關系的。荊軻刺秦王,是擔負著一個國傢和天下的百姓幸福的重任,而專諸刺殺吳王僚,有感於公子光的恩情,也有感於伍子胥對自己的惺惺相惜之情,這種所謂的義氣,如今的人是難以理解的,但是在古代這是難得的,也是崇高的精神。無論是荊軻、專諸,還是歷史上另外一些無名的刺客。這些歷史上有名的刺客無不本著為民、為天下的信念,去做大傢都知道結局是死路一條的事情。而如今的所謂刺客、殺手,都隻是拿人錢財,替人索命的局面,完全沒有古時刺客的信仰。
專諸據說是集市上的一位屠夫,雖然他隻是個屠夫,但是專諸生性稟異,學問高深,即使和其他的商販發生瞭沖突,也表現得異於常人。就在此時。據《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途中,見“專諸方與人鬥,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流亡於吳國的伍子胥餓得也快沒力氣瞭,正好碰到瞭正在與人發生爭執的專諸,伍子胥在一邊默默地觀察著這個壯漢,他覺得這個人並非普通的市井之人。於是,便主動與這名壯士結交,一面之緣竟不曾想到會在後面幫瞭他這麼大的一個忙。
伍子胥逃亡吳國,遇到瞭公子光,由於兩個人志同道合,伍子胥打算要為公子光實現他的目的。聽說公子光要想取代吳王僚時,便向公子光推薦瞭專諸。公子光有瞭專諸以後,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好好待他。因為專諸有老母親,他一直都放心不下,所以公子光為瞭讓專諸放心地為自己服務,便好好地服侍專諸的母親,在之後專諸便能夠專心替公子光完成任務,而專諸的母親知道這件事後,為瞭不讓兒子又負擔,選擇瞭自殺。此後,專諸便沒有瞭後顧之憂,專心為公子光辦事,最後在吳王僚的宴會上成功刺殺瞭吳王,幫助公子光登上瞭王位。像專諸這樣的刺客,講義氣、重氣節,為瞭目標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所以他們才能被寫進史書裡,被後人瞻仰,被後人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