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2:30
中國歷朝換代,已經有著幾千年前的歷史。在歷史中有些人改變瞭中國進程的走向,當然很多人會想到的是皇帝和君王。但並非隻有一國之君才能改變中國歷史發展的歷程。而今天我們說說改變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五大漢奸。
五大漢奸NO.5:張弘范
張弘范生於公元1238年,字仲疇,易州定興人,元朝初期重要將領,名將張柔第九子,曾參加過襄陽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傑,官居江東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時年四十三歲。元世祖贈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予謚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謚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贈“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予謚獻武。
主要罪行:
1.攻破襄陽
襄陽之戰是蒙古滅南宋的關鍵之戰,襄陽失守,南宋滅亡無不避免,率軍為蒙古人出策出力,攻破襄陽的正是張弘范。
2.擊敗文天祥、追殺南宋懷宗皇帝
襄陽之戰後,文天祥等人堅持抗元,張弘范率軍擊敗並俘虜文天祥。面對張弘范的勸降,文天祥寫下瞭名垂千古的《過零丁洋》。
接著張弘范率軍擊敗已經逃亡到廣東崖山海面上的南宋君臣,逼迫南宋大臣陸秀夫背著年僅8歲的懷宗皇帝跳海自殺。後人評論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既是為此。
南宋滅亡後張弘范無恥的在崖山石壁上刻下“張弘范滅宋於此”,明朝時有人在這句話前加上一個“宋”字,即成為 “宋張弘范滅宋於此”,以此讓後人知道,滅宋的原來居然是宋朝人
滅南宋後不久,張弘范病死,終年43歲。
五大漢奸NO.4:劉整
劉整出生於公元1212年,字武仲,關中人,曾以12騎襲破金國信陽,軍中呼為“賽(李)存孝”。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任潼川府路安撫副使兼知瀘州時,因畏懼奸臣賈似道迫害,以所領15軍、州、戶口30萬向忽必烈大汗(元世祖)叛變。南宋方面丟失大半個四川,戰爭形勢急轉直下。叛降後,策劃繞過長江、嘉陵江上易守難攻的山城,改從襄陽中路突破。元兵遂得長驅南宋都城臨安,滅亡南宋。
主要罪行:獻計滅宋,使漢人第一次完全被異族所統治
成名後的劉整屢受同僚排擠,性命堪憂。金國滅亡後,劉整將統領下的瀘州15郡和30萬戶百姓投降蒙古,更讓不善水戰的蒙古人得到瞭精銳的水師。
劉整投降前,蒙古和南宋的戰爭,一直處於相持狀態,南宋還取得在在四川(今重慶)釣魚城,擊斃蒙古大汗蒙哥的輝煌戰績。
劉整投降後,為忽必烈獻上先取襄陽,再攻臨安的亡宋戰略,被忽必烈采納,自此蒙古人終於找到瞭滅亡南宋的捷徑,南宋的滅亡已經隻是時間問題。
襄陽之戰後,劉整急於率軍供宋,卻被主帥阻止,以至於大功被別人搶去,劉整因此氣憤而死,終年63歲。
五大漢奸NO.3 吳三桂
吳三桂出生於公元1612年,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1]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49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歷帝。
主要罪行:獻出山海關,充當滿清占領中原的劊子手
吳三桂的事,用不著多說,大傢都知道。不過吳三桂並非甘心做漢奸,與前面兩位不太一樣。
吳三桂原是明朝的一名猛將,長期在山海關外與清軍作戰,戰鬥力很強。吳三桂的親舅舅祖大壽降清後,曾多次勸降吳三桂,吳三桂始終不為所動。
李自成占領北京,明朝滅亡,吳三桂投降李自成。當時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將吳三桂的父親等傢人抓起來,追索銀兩,愛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霸占,吳三桂於是降而又叛。
吳三桂詳情軍獻出山海關,使得中原阻擋清軍的最後一道天險不復存在,清軍由此可以順利進入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