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阿公曹騰 歷史上唯一被追封皇帝的宦官!

2016-08-11 22:34:15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曹騰,五朝元老 ,歷史上唯一被追封皇帝的宦官!

  曹騰,字季興,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宦官,他也是曹操的爺爺。他的一生經歷瞭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漢桓帝,是宦官中五朝元老,也是少有的成功人士,更是是唯一被追封為皇帝的宦官。 

  官場手冊:站隊的重要性

  曹騰之所以能夠屹立官場三十餘年而不倒,原因很簡單,他善於站隊。

  在宮廷生活,站隊很重要,站錯瞭隊,身敗名裂,而曹騰的每一次站隊,都非常關鍵,非常準確。

  早在漢安帝時期曹騰同志就入宮瞭,先是任黃門從官,公元120年,鄧太後覺得這個宦官人還機靈,形象、脾性都不錯,就給他一個好差事,讓他陪太子劉保讀書。彼時太子還是一個小孩子才五歲,曹騰在和太子朝夕相處中,建立瞭一種超越主仆的友好關系,自然而然,他的地位和待遇都與眾不同。

  漢安帝死後,國傢大事由閻皇後和她哥哥閻顯做主,按說帝位該由安帝的唯一兒子劉保繼位,可閻皇後曾經毒死瞭劉保的母親李貴人,因此好事自然輪不到他。閻太後重新找瞭一個叫劉懿的幼兒為皇帝,可惜造化弄人,這個劉懿做瞭七個月的皇帝就死瞭!

  皇帝死瞭,又得重新選舉,閻皇後和哥哥閻顯還是不打算給劉保機會,他們很快物色好其他人選,一旦新皇帝登基,就立刻除掉劉保。情況萬分危急。

  官場手冊:選擇領導的重要性

  關鍵時刻曹騰、孫程等十九個宦官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劉保這邊,他們發動瞭宮廷政變,一舉誅殺閻顯黨羽,然後趕走閻太後,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

  漢順帝即位後,自然也不會虧待自己身邊人,參與政變的19位好漢全部論功行賞,加官進爵,曹騰因為功勞被升任小黃門、中常侍。

  小黃們、中常侍都是皇帝身邊跑腿傳遞文件的的人,也就是皇帝的秘書,從前的小宦官曹騰因為正確選擇瞭站隊,而一下子進入國傢的權力中樞!

  建康元年(144年)八月,漢順帝去世,漢順帝剛滿兩歲的兒子子漢沖帝繼位。永憙元年(145年)正月,繼位不到半年的漢沖帝便夭折瞭。

  又到選舉皇帝的時候瞭,雖然漢安帝的閻皇後已經西去,但她的精神又在漢順帝的梁皇後身上靈魂附體!

  朝廷的權力鬥爭依然很厲害,這次鬥爭的主角還是大臣與外戚,大臣們以太尉李固為首,一致認為國傢老是玩小孩當傢的遊戲不好,應該推舉一位年富力強,且品德優秀的宗室當皇帝,數來數去,他們一致推舉清河王劉蒜當皇帝候選人。而梁皇後與哥哥大將軍梁冀是一條心,他們和大臣的想法恰恰相反,覺得還是選一個小孩自己容易操控些。吵來吵去,最後大將軍的意見占瞭優勢,勃海孝王劉鴻八歲的兒子劉纘為皇帝,從此朝廷的大臣和梁冀算是結下瞭梁子。

  此時的曹騰,選擇不站隊,理由很簡單,他誰也不想得罪。

  本初元年(146年),大將軍梁冀毒死質帝,帝位空缺,以太尉李固為首的朝廷大臣與大將軍梁冀又重新開撕。

  大臣們還是要立清河王為帝;而大將軍梁冀希望立自己的妹夫劉志為帝,大傢在朝廷上鬧得烏煙瘴氣。

  又到選擇站隊的時候瞭。

  官場手冊:結交同黨的重要性

  曹騰通過察言觀色,發現大臣們雖然位高權重,但手裡沒有兵,槍桿子裡出政權,和大將軍梁冀演對手戲,那簡直是找死。

  之後曹騰看準機會拜訪梁冀,表達對劉志也是對梁冀最堅決的支持。他讓梁冀做一道選擇題:選擇清河王劉蒜,優點突出,他賢能、嚴明,怎麼看都是塊當皇帝的好料,而且他人緣極好,人氣旺,擁立他,是眾望所歸的事情;但缺點也很突出:賢明、人緣好。為什麼?一個好皇帝當政,和你大將軍產生同業競爭關系,他掌權,你能鬥得過嗎?如果立劉志,那就簡單多瞭,你是他的親戚,你是他的恩人,關起門來都是一傢人,他當皇帝,就相當於你當皇帝,今後的榮華富貴還用愁嗎?還有一個不便明說的理由是:劉志隻有14歲,有些事你懂的。

  經過曹騰提醒,梁冀如夢初醒,終於拍板決定立劉志。

  劉志繼位(歷史上有名的漢桓帝),開始打賞有功之臣,曹騰與長樂太仆州輔等七人,由於立場堅定,誠實可靠,都封為亭侯,曹騰被封更是被封為費亭侯,升任大長秋,位加特進。這裡要說一下,東漢皇宮的大長秋,是皇後、皇太後宮裡的主管宦官,而彼時皇太後梁妠掌權,國傢的政令是從皇後宮裡發出的,權力中心在皇後宮裡,也就是說,曹騰不但是皇太後和大將軍梁冀的心腹,而且皇帝劉志也把他當作自己的心腹。曹騰的位置級別是二千石,在宮裡是正部級,一般的宦官是沒資格上朝參政議政的,而曹騰可以,他上朝的時候,是與總理級別的三公平起平坐的(位加特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