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4:35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沒想到,史上最大的盜墓賊竟然是董卓!
盜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盜墓界可謂人才濟濟,英雄出輩,一大批知名的盜墓賊,青史留名,遺臭萬年,比方說項羽,袁紹、赤眉軍、黃巢、孫殿英,曹操等等,其中曹操由於手法專業,還設立瞭專業結構,擁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樣的盜墓主官,被後來的徒子徒孫們尊稱為盜墓界的祖師爺!
如果給盜墓賊搞一個“英雄”排行榜,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不會是挖掘秦始皇陵的項羽,不會是盜取武則天乾陵的黃巢,不會是盜取茂陵的英雄集體赤眉軍,也不會是盜墓界的祖師爺曹操,也不會是東陵大盜孫殿英,那他會是誰?
事實上,真正的盜墓界的老大應該是他——董卓。
曹操盜墓固然名聲在外,但他隻盜梁王的墓,和董卓相比,簡直是小兒科,董卓雖然沒有成立專業機構,沒有摸金校尉,沒有發丘中郎將一類的專門主官,他本人也沒有親臨現場指揮,可他派出的人物也是重量級的——幹兒子呂佈!
更駭人聽聞的是董卓盜取的可是整個漢朝皇帝的墓,而且不止一座,從東漢皇帝到西漢皇帝的墓,凡是他看上的,一個都不放過!
董卓是漢末西北軍閥,曾經擔任涼州刺史,河東太守等要職,189年,京師洛陽宦官與大將軍何進火拼,董卓奉密令進京鏟除宦官,趁亂發動政變,奪取東漢權柄,從此天下大亂,群雄紛紛起兵,準備討伐董卓。
你是國賊嘛,自然要整死你!
董卓一看群雄來勢洶洶,自己的根據地遠在關中、西涼一帶,不如遷都吧。
漢獻帝被迫從洛陽遷居長安,董卓一看自己今後要打仗,最缺什麼,軍餉啊,沒有錢,誰為你賣命?
怎麼辦?
盜墓啊。
人傢小皇帝前腳出門,他後腳就迫不及待地動手瞭。
董卓派出自己的幹兒子呂佈作為前線總指揮,具體主抓這項浩大的淘金工程。
董卓盜墓,基本上是大手筆,像那些無組織無紀律的小毛賊見墓就盜的小兒科他根本瞧不上的,董卓的人專門光顧那些漢朝舊臣的墓,什麼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的墓,地位越高越好,名氣越大越好(按一般規律,財富和地位總是成正比的),隻要找得著的,統統挖出來。你們想在地下守著一大堆寶貝睡舒服,沒門!由於漢朝流行厚葬,喜歡喪事大操大辦,如此一來,卻幫瞭盜墓者的大忙,何況是高官的墳塋,那更是收獲多多,驚喜多多。
當然,如果隻是盜取高官的墓,董卓就不會一鳴驚人瞭。 董卓最鐘情的還是皇帝墓,東漢皇帝葬在洛陽孟津一帶,西漢皇帝葬在關中一帶,而董卓盜墓是從洛陽一帶的東漢皇帝陵墓開始,嘗到甜頭後,由西向東又把業務擴展至關中地區。 所以說,董卓是漢朝的掘墓人。
後來董卓也到瞭長安,盜墓業務隨即發展到關中的西漢皇陵。這次依然由呂佈負責,盜取的主要目標是茂陵。
茂陵是漢武帝的陵墓,是漢朝最大的帝陵,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赤眉軍作亂時,大軍曾經專門進入茂陵,把財寶搬瞭幾十天,但依然不能讓陵園的寶物減半!
現在呂佈光顧茂陵,裡面的珠寶把他的眼睛都照亮瞭,他自然不會客氣的。據野史上記載,董卓在斬獲大批戰利品的同時,還意外收獲一卷黃絹,上書“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子,不得生。”,如果大傢有興趣把董卓的名字做個拆字遊戲,恰恰就是“千裡草”、“十日子”。這句話合起來就是詛咒董卓不得好死!氣得董卓竟然想把昔日風光無比的漢武大帝拉出來搞日光浴(暴屍)。幸虧大學問傢蔡邕出面勸阻,他方才作罷。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董卓同志當初還是皇陵的保護神呢。185年,韓遂、邊章入侵三輔地區,威脅西漢皇陵安全,漢靈帝劉宏還專門派他和張溫一起去保護皇陵。誰能想到,短短幾年,當初那個勇敢可愛的保護神已經成功實現瞭角色的轉換,變成瞭十惡不赦的竊國大盜,一邊拿老板工資,一邊開口向老板索取保護費瞭。
董卓因此惡貫滿盈,成為竊國大盜,值得一提的是,192年董卓竟然被自己的幹兒子呂佈所殺,也算是罪有應得,惡有惡報吧。
此篇文章是中國合作作者原稿,未經中國的明確授權和許可,任何新聞媒體不得對該文章非法予以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中國歷史網將依法追究違者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