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嬴稷是怎樣的 嬴稷真的是一位孝賢君王?

2016-08-11 22:37:25

  在《羋月傳》中,宣太後羋月的兒子贏稷是一位雄才大略、任用賢能及孝順母親的君王。當然,這隻是影視劇中的嬴稷形象。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嬴稷是怎樣的呢?嬴稷真的是一位孝賢君王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年幼上位,以母為遵

  嬴稷是秦惠文王之子,是秦武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其母羋氏。早年,嬴稷在燕國做人質,秦武王舉鼎而亡後因未留子嗣,秦國諸公子爭位內亂,趙武靈王用計讓代郡的宰相趙固將嬴稷從燕國迎入趙國,再送到秦國去。嬴稷在其舅舅魏冉等人的支持下登上瞭皇位。因為嬴稷登位時年幼,由其母宣太後全權掌管政務,以魏冉為將軍。宣太後是一位頗有野心報復且具有軍政奇才的女人,在她的治理下,秦國掃平瞭內亂,國傢實力也大大增加。自幼登位的嬴稷因為其母掌握軍政大權對他比較嚴苛,遂對其母宣太後也是忍讓幾分,聽命母令。

  寵信范雎,親政奪權

  隨著嬴稷的年齡漸長,秦王親政的呼聲趨勢也日益增強,但宣太後並無還政於嬴稷之意。嬴稷深知自己的母親貪戀權位,但迫於軍政大權皆受控於宣太後羋氏一族,他本人也懼怕宣太後,於是便一再忍耐瞭下來。等待的過程艱辛而漫長,年逾四十的秦昭襄王嬴稷終於等到瞭宣太後年老體衰、羋氏一族日漸衰落的時刻,但嬴稷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好對策去除掉宣太後一族的政治勢力。此時,從魏國跑來瞭一個人——范雎以智計相激,並給秦王獻策,秦昭襄王聽從范雎的計策,廢黜瞭宣太後,讓她退居內宮,並相繼廢黜魏冉、羋戎等權臣,將秦國的四大貴族都趕出瞭函谷關。從此,秦昭襄王掌握瞭秦國大權,而且更加寵信范雎。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現實中的嬴稷並沒有那麼孝順,隻是為瞭奪權而暫時性的服軟罷瞭。

  聽信讒言,逼死白起

  現實中嬴稷也沒有像影視劇中的那樣賢明。他聽信范雎的讒言,對戰功赫赫的將軍白起產生猜忌。長平戰後,白起便患瞭重病,秦軍攻打邯鄲久攻不下,嬴稷沒辦法硬是命白起帶兵前去增援,白起向嬴稷諫言,說邯鄲離列國不遠,各地諸侯隨時都能很快來救援,此時攻打邯鄲並不劃算。但嬴稷一心隻想實現他的宏偉大夢,哪裡管這些,一直堅持,白起一再堅持不肯出兵,最終,因為嬴稷的猜忌和范雎的從中作梗,致使白起自殺而亡。

  一生皆受控制,幾乎瘋掉

  嬴稷其實並不算殘暴,反而是過於仁慈甚至是軟弱瞭。他在位幾十年,被自己的母親宣太後一族所掌控,宣太後退位後,又被白起和范雎這些權臣所欺辱,為瞭讓白起出兵支援攻打邯鄲的秦軍,嬴稷兩次派人前往低三下四的勸白起,要知道要是在當時的諸國,白起這樣的舉動可以說是死過百次都不止瞭。白起死後,秦軍在邯鄲遭到諸國援軍的襲擊,丟失多座城池,鄭安平率兩萬秦軍投降,河東郡守王稽棄地逃跑。嬴稷受到瞭打擊,大概是瘋瞭,他居然說自己看見瞭上帝。這可氣可悲的形象真是跟影視劇中的嬴稷相差甚遠。

  以上就是對秦昭襄王嬴稷的有關介紹,本內容源自中國(www.lishi.com)原創文章,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