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美談臺灣問題:臺灣問題兩岸自己解決

2016-08-13 12:45:41

  國傢主席習近平訪美免不瞭談論到“臺灣問題”,因此這也是此次習近平訪美備受關註的焦點。隨著臺灣大選將至,國傢主席在與奧巴馬的會晤時,表明中國的堅定的立場,重申“一個中國”的原則,同時也是很明確的向美方傳達明確的信息“臺灣問題兩岸自己解決,甚至大陸單方面就可解決,沒有美國插手餘地。”

  臺灣問題中美過招

  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昨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第7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說,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他願意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致力於同美方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他還強調,中國經濟仍然擁有巨大的潛能,完全有條件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九二共識”指1992年11月兩岸以口頭方式表達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此前率先披露習近平訪美行程、也是大陸著名美國研究學者金燦榮強調,“習奧會”上如何觸及“九二共識”,可能要端視當時會談情況,但預料習近平將會“原則性”提一下,畢竟臺灣問題是北京最關切的。

  鬥而不破管控分歧

  此外,中美如何進一步表述“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亦是此次“習奧會”焦點。金燦榮認為,要寄望美方對“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有更正面表述,恐怕很難,因為中美對此仍有分歧。美方應仍會保持“不接受、不反對”曖昧態度。未來中美關系仍然會繼續維持“鬥而不破”局面,很多沖突點現階段無法解決,隻能管控彼此分歧點。

 或聯手制止臺灣走偏

  中國對外提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則是兩岸間的談判政治基礎,金燦榮分析,習近平向奧巴馬提出“九二共識”,正是希望向美方傳達,如同兩岸自行透過九二共識協商, 所以臺灣問題兩岸自己解決即可,甚至大陸單方面就可解決。

  金燦榮更直言,美對臺問題早有“冷處理”趨勢,臺灣問題更不在此次“習奧會”美方關切議題清單;美國越來越清楚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不會輕易“越界”,甚至如果臺灣一意孤行,中美還可能聯手制止臺灣“走偏”,畢竟美更關切南海、網路議題。

  此前傳奧巴馬考慮任期結束前對臺軍售,金燦榮指出,美對臺軍售早有前科,已違反“中美817公報”精神,相信對臺軍售議題,習近平會“口頭”提醒,奧巴馬政府不要做得太過火。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圖為中國海軍實彈演習。

  放棄臺灣?美國如何抉擇?

  美國國內的“放棄臺灣”論由來已久,且其支持者不乏政界、學界重量級人物。1999年10月25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曾發表一篇名為“防止對峙的方法”的文章,闡述美國不應阻止兩岸統一,而應該施壓於臺灣使其承認為中國一部分,否則長遠有可能導致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中美對抗的重演。

  2011年,基辛格也曾重申這一觀點。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是兩岸關系的最優選擇

  此前的1998年3月8日,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著名國際關系教授約瑟夫.奈也曾發表文章支持中國大陸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統一中國。

  這一主張後來也被稱為“奈主張”(Nye Proposal)。2010年1月,美國中國問題專傢季禮(Bruce Gilley)教授撰文提出臺灣問題的“芬蘭化”主張。 提出美國應抓住歷史機遇,不再為臺灣的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因此與中國大陸為臺灣問題產生兵戎相見的風險。

  由此可見,美國政界、學界關於“放棄臺灣”戰略的討論已有時日。而近來的“放棄臺灣”都是通過美國有政策影響力的報紙、雜志刊發, 是否有為對臺政策轉變提前放風的意味呢?

  放棄臺灣的呼聲在美國政壇越來越高。圖為美國總統奧巴馬。

  雖然美國政府的具體政策變化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卻可以透過分析宏觀上中美關系近年來的變化,微觀上維持美中、美臺關系的具體法律、協議,判斷美國對臺戰略變化的可能性,來做出一個比較可靠的預測。
推薦

  習近平訪美的足跡:回顧習近平六次訪美目的地

  習近平訪美五大看點 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

  習近平訪美:盤點新中國成立後訪美的國傢領導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