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26:10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三顧茅廬是一場各取所需的炒作?
由於許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說起三國猛將,都說三國第一猛將是呂佈,其次是長坂坡大顯神威的趙雲,第三名是曹操的猛將典韋,這是不準確的,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虛構的成分不少,比方說趙雲,本人的實際能力就不能和長坂坡相提並論,而呂佈的箭術固然不錯,但戰勝三英的故事是虛構,所以我認為三國第一猛將應該是典韋。
典韋是陳留郡己吾人。和現在的重量級拳擊手一樣,他形貌魁梧,而且力氣很大,由於處於亂世,自己很想有一番作為。
典韋很講義氣,當時他的老鄉劉氏找到他,給瞭他一些好處,說自己被一個叫李永的有仇,要典韋幫著出氣。
李永可不是等閑之輩,此人當過富春縣的縣長,撈瞭不少金錢,傢裡的防范措施做得很到位,不容易找機會下手。
典韋這種人,和水滸裡的李逵、魯智深差不多,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為瞭哥們義氣,兩肋插刀。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稍不註意就容易被人玩殘廢,李逵最後不是被宋江毒死瞭麼?
典韋駕車,載著雞酒,裝作普通百姓在李永府守株待兔,李永親自出府時,典韋便懷匕首向前截殺李永和他老婆。一般的殺人犯,殺瞭人是驚慌逃竄,但典韋心理素質很好,他拿著刀子不慌不忙地走,李永的居處於鬧市區,典韋就在幾百人的目送中從容離去,後來遇到李永的朋友追來,典韋也不慌,與這些人肉搏,還不落下風。
從此,江湖中都知道有個典韋,人傻、力氣大,可以利用。
興平年間,典韋轉投曹操,在濮陽之戰中,開始大放異彩。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曹操和呂佈在濮陽大戰。一開始曹操去偷襲呂佈位於濮陽西四裡的另一處營地,由於是晚上,曹操進展還算順利,但還沒有撤軍,呂佈主力救兵又到瞭。呂佈是三國名將,人稱飛將,為瞭擊垮曹操,呂佈身先士卒,帶頭迎敵,呂佈的兵力占優,曹操臨時招募瞭幾十個人的敢死隊組織沖鋒,敢死隊員不執盾牌,一律隻持長矛和短刀,每人身上穿兩件盔鎧。此時典韋以敢死隊隊長的角色登場瞭。
呂佈軍攻來,箭如雨下,典韋背對陣地對手下兄弟說:"賊軍來到十步之內,便告訴我。"不久隨從說:"十步瞭。"典韋又說:"五步之內再告訴我。"
敵人一步步逼近,手下人說:"賊軍來到瞭!"典韋轉身,用小戟,投向敵群,敵人紛紛倒地……一直到天亮,呂佈的軍隊都沒有前進一步,隻得撤退,曹操也趁機帶兵突圍而出。
此戰讓典韋名聲大噪,曹操親眼見識瞭典韋的勇猛,很快他做瞭自己的貼身保鏢隊長,讓他帶領親兵數百人,提著八十斤的大雙戟守衛中軍大營,誰看見他都害怕。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收降宛城張繡。
、
為怕張繡有異心,曹操行酒時,特意讓典韋拿著大斧跟著自己,自己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每遇到一個人,他都會把斧頭舉得高高地,目光兇狠地盯著對方的一舉一動,這樣的人誰看見都害怕!
十餘日後,情況就發生瞭變化,原來曹操輕易收降張繡自己有些飄飄然,他以征服者的姿態幹瞭不少荒唐事,他先是把張繡的嬸嬸給搞上床,然後又去收買張繡手下一個叫胡車兒的衛士,這樣問題就嚴重瞭。
張繡覺得曹操動機不純,在賈詡的建議下,突然帶兵奇襲曹營,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隻得帶著自己大兒子曹昂、侄兒曹安民匆忙逃竄,臨走,讓典韋斷後。
張繡指揮士兵進入曹操大營,遇到瞭殊死抵抗的典韋。張繡有備而來,人數眾多,對典韋進行猛攻。典韋拿出長戟揮過去,竟然將對方的十餘支矛摧斷。
張繡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典韋身邊的士兵非死即傷,典韋身上也有幾十處傷口,但他毫無懼色,徒手挾著兩個人脖子繼續戰鬥,張繡的人都看呆瞭!
典韋繼續前沖,又殺瞭幾個敵人,然而他身受重傷,逐漸地體力不支,終於倒地……
典韋死後,張繡軍方才慢慢向前,他們割下瞭典韋的頭,相互參觀,心情既復雜又驚訝!
這就是他們的對手,太英勇,實在讓人肅然起敬!
曹操安全撤退到瞭舞陰,典韋犧牲的消息傳來,曹操痛苦不堪,流淚滿面。這眼淚飽含瞭著惋惜、後悔、和悲傷,是啊,如果不是自己風流好色,典韋怎麼會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