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34:00
作為古代高富帥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周瑜,他的智勇雙全,在《三國演義》裡卻搖身一變,成為瞭一個氣量褊狹,心胸狹小之人,成為瞭襯托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的一片綠葉,並且因為嫉妒諸葛先生的才智,而活活被諸葛亮氣死,由此也給後人造成瞭誤解,千百年來周瑜背著“小心眼”的黑鍋,久而久之人們對周瑜的認知就停留在瞭“花瓶”這個字眼上。對周瑜來說,實在是太冤枉瞭,因為他不僅可以靠臉吃飯,事實證明他也是可以憑才華吃飯的。
三國周郎 江左風流美丈夫
在三國裡作為東吳政權的軍師,他常常和蜀漢政權的智多星諸葛孔明對陣,在神機妙算的諸葛先生面前,周瑜小心眼,嫉妒心強,而後人也多將兩人放在一起比較,於是在後人的眼裡周郎就是襯托諸葛先生的聰明才智的炮灰。小說傢之言不可盡信,在歷史上周瑜可是一位高富帥。連與周瑜有過矛盾的程普也對周瑜贊賞有加,程普評價過他:“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便對他不服,並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以致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小說裡說他氣量狹小純屬不實之言,真實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膽略過人”,“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在其它三國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窄”的記載。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周瑜給予瞭極高的評價。回到史書中,周瑜與諸葛亮有何糾葛?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給氣死的?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出身士族,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可以說是當時很多女性同胞傾慕的對象,擁有大批女粉絲的周瑜,不僅出身不錯還精通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因為太受女性歡迎走到哪裡都是焦點,於是女生們為瞭吸引他的註意故意彈錯琴。他是孫策的連襟,出現在孫權執政初期,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24歲時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他不是孫權的下屬,而是孫權的主心骨,孫權對他有某種依賴和無條件的信任。周瑜主戰,保全東吳基業,奠定瞭三分天下的基礎。是時,孫權對自己還沒有很強的信心,所以對周瑜很是感激。在東吳的聲望很高,但他始終以輔吳事業為重,虛懷若谷,不擺架子,帶頭執行臣節,敬重孫權。孫權很多時候還要靠周瑜做定奪,對於孫氏,周瑜說得上忠貞不二。《江表傳》記載,曹操想使周瑜為自己所用,曾派善於辯說的蔣幹前去遊說周瑜, 周瑜既十分堅決的回絕瞭蔣幹。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讓他一戰成名的是他在赤壁與曹軍對壘的赤壁之戰,火燒赤壁,讓周瑜的名字多有幾分戲劇性色彩和傳奇性。曹操此戰敗,船艦全被燒毀,曹操北還南郡。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小說裡,周瑜因為嫉妒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於是想把他給殺掉,便有瞭周瑜處心積慮的一次次的謀殺。第一次,他派諸葛亮去劫糧,想借曹操的刀,把諸葛亮殺掉,當魯肅詢問孔明有無把握時,孔明胸有成竹並嘲諷周瑜隻習水戰、不懂陸戰,周瑜聞知要親自去劫糧草。
孔明告知:曹操一生作戰專劫人傢糧草,肯定有重兵把守,還道出這是周瑜想借曹操殺我,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周瑜說攻曹操假借弓箭不足,請孔明監造十萬枝箭,孔明隻要三天時間並立下軍令狀,周瑜喜的情不自禁,滿以為這一次可以殺死孔明,而孔明在魯肅的協助下使用草船巧借曹操十萬枝以上,驚的周瑜嘡目結舌,頓足捶胸連聲說孔明強我百倍。第二次失敗。
最後一次,諸葛亮在看破苦肉計,得知周瑜戰前病倒後,孔明假意把脈觀色開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十六字藥方。願借三天東南大風助周瑜破曹並運用瞞天過海之計要求在南屏山築臺做法乞天借風。周瑜應允的同時派人在風起時直殺孔明,可是在殺手到來之前,孔明早已上瞭事前讓趙雲準備好的船上,駛離東吳瞭。第三次又失敗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