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49:18
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雲:“夏之興也以塗山”。原來眾多部落的首領,到此時,已大都轉化?世襲貴族,分別成為各個邦國的君長。他們前來參加大會,對禹朝貢,成為王朝統治下的諸侯。正是塗山之會,確立瞭禹的天下共主地位,也奠定瞭天下一統的基礎和格局。這次大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標志。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會議開始後,當時有個叫汪芒氏方國的部落首領防風氏,被共工收買瞭,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當機立斷,在會上殺瞭防風氏,並曝屍三天,以儆效尤。《國語魯語》記載:“防風氏後至,殺而激之。”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禹的權力和專制。
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副其實的國王瞭。這使得與會的所有方國之君深感震驚,他們隻得對禹行臣服的禮節。那些沒有參加朝會的氏族部落領袖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共工很快被大禹打敗,最終被祝融殺死。
塗山大會,大禹論功行賞,對有功者封賞,對作惡者懲處,眾人咸服。又任命皋陶為相,封女嬌為後妃。把啟留在塗山氏國培養,繼續尋求妻族的支持。大禹起自民間,具有濃厚的民本思想。他以富民為本,時時巡訪各地,瞭解民情,查訪賢能之士。把鐘、鼓、磬、鐸分別掛於廳前,發出告示:教我以道者擊鼓,諭我以義者擊鐘,告我以事者振鐸,對我述說困難者擊磬,有告狀者搖鐸。
詔命初下,天下賢士聞風而至。 一切準備妥當,大禹便發動瞭對三苗的最後戰爭。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夏禹的王權得到瞭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