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與曹操的恩怨 曹操有屠徐州城嗎?

2016-08-13 14:02:25

曹操向來不是一個蠻幹的人,他放棄瞭對陶謙的正面攻擊,引兵在泗水南岸地區的下邳進行大掃蕩,連下慮(今江蘇睢寧西南)、夏丘(今江蘇泗縣)、睢陵(今江蘇於臺北)諸縣。於此同時,曹操還派遣曹仁迂回至泰山郡進攻華縣、費縣、開陽等地,陶謙雖然派出部隊救援各縣,均被曹仁擊敗,而開陽有臧霸等人守城,得以幸免。

然而復仇的力量是可怕的,在取下諸縣後,曹軍仍然實行“三光”政策,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字,殺!結果,這些地方,別說是行人瞭,連雞犬的影子都看不到,手段實在是過於卑鄙與血腥。

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接到加急求救信的公孫瓚命於徐州相鄰的慶州刺史田楷與劉備,一起率兵馳救徐州。

劉備手下有兵一千多人,到瞭徐州後,陶謙見到他兵馬實在是少瞭些,又給他增撥瞭四千丹陽兵,不要小看這四千人,足以當四萬人來用,因為丹陽兵是三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精兵之一,是可以和曹操的虎豹騎相提並論的以兇猛見長的兵種,這丹陽兵正是在最後的危機時刻,力保徐州不失。

陶謙實在很仁義,他隨後又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讓它屯兵小沛。小沛地處徐州西部邊境,與兗州相鄰,也是曹軍進攻的方向,若以部隊的戰鬥力以及部隊統帥的軍事素質而言,劉備和陶謙與曹操肯本不在同一檔次上,所以兩人決定以守為主,把曹軍攔在瞭泗水的南岸即可,可問題是怎麼攔?

這時候徐州精兵丹陽兵發揮瞭作用,作為徐州的軍閥,陶謙手中雖然沒有高質量的戰將,但是握著一支精銳的“丹陽兵”,丹陽兵意思是指出身於丹陽(治今安徽宣城)一帶的精壯兵士,袁術曾經以:那地精兵輩出而聞名。來評價丹陽。“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東漢時期,當朝大將軍多委派官員在此募兵,乃至於在東漢末年反董之時,曹操和鮑信都曾來此募兵,皆因此地盛產精兵。

就如漢朝李陵五千死士也是來自丹陽的精兵,在李陵進襲匈奴時,以五千人抗擊匈奴的八萬精騎,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最後隻剩四百人撤回關內,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死。以匈奴驍騎之勇,五千丹陽兵竟然能令單於喪膽,幾乎要撤退,最後探知李陵無援才敢進攻,丹陽兵善戰能力可見一斑。

在劉備增援陶謙的時候,陶謙就贈送瞭數千丹陽兵給劉備。後來隨著劉備轉戰千裡的部隊,就是這一支精兵。其餘的丹陽兵則在曹豹指揮下誘發瞭呂佈奪徐州的戰爭,估計後來呂佈的部下中不乏丹陽勇士。但是顯然還有少許殘留在當地的丹陽兵,他們成為好生食魚鱉的廣陵太守陳登部下,就是這點兒丹陽兵,後來竟然擊退瞭小霸王孫策的渡江攻擊!

乃至於在後來,吳國的丹陽太守岑瑩對晉作戰裡面,僅僅率領500餘丹陽兵,頭綁青巾,隻執刀盾。數次向晉軍的陣地沖鋒,突破晉軍的堅牢防守,丹陽兵之武勇令人聞風喪膽。

這樣一支部隊,能征慣戰,吃苦耐勞,堪稱是三國歷史中的最強步兵,因此也可以對抗曹操這樣的大鱷。

隻不過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這點阻攔隻能發揮很小的作用,事情若是按照常規發展,徐州完蛋隻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但事情偏偏出現瞭轉機——曹軍缺糧。兗州的發展並不如徐州,曹軍在糧草的供應上自然也不及徐州士兵,就當曹操打得正起勁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軍糧即將耗盡,餓著肚皮的士兵是打不瞭仗的,興平元年(194年)二月春季,曹操隻好帶著遺憾不得不率軍從徐州撤退,返回瞭兗州,徐州戰事,第一輪結束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