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20:44
西域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一帶)國王見到瞭大唐高僧玄奘後,非常欣賞,極力挽留。他也有私心,希望留這位大唐高僧在身邊,替他參謀國是,當時他夾在強大的大唐和兇悍的突厥人之間左右為難。
他挽留住玄奘的決心極其強大。玄奘表明瞭“隻為求法,不可半途而廢”的態度,仍得不到放行,他隻好以絕食抗爭。
在玄奘生命將要逝去之時,高昌王認輸瞭。他還與玄奘結拜為兄弟,並為其添置瞭大量物資,派出隨行人馬。玄奘承諾,西行歸來之際,來高昌講經說法三年,作為感恩。
然而,繼續西行的大隊人馬和財物引起瞭盜匪的註意,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公元628年初,玄奘一行來到瞭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北麓的凌山腳下,常年冰雪覆蓋的凌山,是西行路上的一大天然屏障。
他們在冰天雪地裡艱難行走,近一半人馬葬身雪山,七天後,剩下的人馬終於翻越瞭“死亡之地”。
在中亞,被當做異教徒驅趕、圍攻
進入中亞撒馬爾罕,這裡是幾大文化的交匯處,宗教信仰更是繁多易變。
7世紀初,佛教在此地凋零,佛寺荒涼,僧侶稀少。
當他們在颯秣建國一所廢棄的寺院禮佛時,被群眾當做異教徒驅趕、圍攻。
但玄奘沒有懼怕,他反而去面見國王,講經說法。憑著對佛法的博學、見解,語言天賦,以及人格魅力,玄奘最終打動瞭國王,這個國傢不再攻擊僧人。
628年夏,玄奘進入今阿富汗境內。在這裡,他們第二次翻越大雪山。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這樣描述瞭這段路程:山谷高深,峰巖危險,風雪相繼……群盜橫行,殺害為務。
一路上,他們不僅要克服自然環境,通過各國關卡,還要小心強盜。
進入印度地界 差點被當做祭品
公元628年秋,在離開長安整整一年後,歷經千辛萬苦的玄奘終於進入瞭古印度地界。
這時,他身邊的隨從已經所剩無幾。
古印度由大小70多個國傢組成,包括現在的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那爛陀所在的摩揭陀國位於今天的印度比哈爾邦。
玄奘一路南下,渡瞭幾次大河,穿過濕熱的叢林,授戒山中的盜匪,但令玄奘印象更深的是一路上眾多的佛教聖跡,他還有幸在那揭羅曷國見到瞭佛頂骨舍利。
遊歷瞭幾個國傢後,玄奘來到瞭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一帶)。
此國是佛教歷史上第四次結集佛典的地方,有相當完備的經典。迦濕彌羅第一高僧僧稱法師認為玄奘才智很高,還專門為其開課。(藝術新青年微信公眾號:yishuxinqingnian)
玄奘在這裡停留瞭兩年左右,鉆研瞭大量的佛經,還深入學習瞭梵語。
公元631年,玄奘坐船沿恒河順流而下。
當他沉醉在聖河的風光中時,突然從兩岸樹林裡沖出瞭一大夥強盜,玄奘和船上的80多人一起被抓瞭。
幾年來,玄奘在路上沒少遇到強盜,不過是破財消災的事。
不料,這夥強盜不但要財,還要命。原來,信奉突伽天神的他們每年都要拿活人祭祀女神。眼下,正是要祭祀的時候瞭。
強盜們認為相貌出眾、儀表堂堂的異域僧人玄奘能滿足女神挑剔的要求。
玄奘的口才沒能改變強盜們的主意,他們已經在做祭祀的準備工作瞭。
玄奘隻有念誦彌勒菩薩,希望生命結束後,能往生在菩薩身邊學習佛法。
突然,天氣大變,狂風飛沙、樹木折斷、巨浪掀船,強盜們見天神發怒,這才放瞭玄奘。
雖然相隔千年,玄奘相信他追尋到瞭佛陀
又一次死裡逃生的玄奘,繼續行走兩千多裡,遊歷瞭佛陀的故鄉、涅槃之地等,摩揭陀國就在眼前瞭。
在距離那爛陀兩百多裡的地方,玄奘去一座寺廟參拜瞭菩提樹——佛陀坐在此樹下覺悟成佛。
聯想到一路上看到的多是佛教衰敗的景象,悲從中來的玄奘哭訴道:“佛成道的時候我在哪裡啊?我為什麼不早生一千年?佛法凋零的時候,我才趕到這裡。”
雖然相隔千年,玄奘相信他追尋到瞭佛陀。
42歲的玄奘在佛教的發源地,以高深的佛學修養被尊為一代佛學大師
公元631年秋,行走幾萬裡後,玄奘終於達到瞭心中的聖地:那爛陀寺。
玄奘知道,他的求法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