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27:33
明軍雖然無能,但畢竟人數眾多,也先知道強攻無法取勝,於是主動派遣使節談和,騙得英宗將營中所帶金銀珠寶交出,便偽裝撤退。
看到也先準備解圍,王振斷然下令全軍立即開拔。在這樣的命令下,明軍行列大亂,士兵爭先奔逃。
一直等待這一刻的也先立即集結騎兵四面突擊,蹂陣而入。
於是明軍大潰敗,損失過半。明英宗被俘,這著名的“土木之變”。
但是,也先夢寐以求的,是建立自己的帝國,代替黃金傢族成為蒙古的可汗。如果這個時候攻陷瞭北京,最為得益的,便是北元的“岱總汗”脫脫不花,自己若要篡位反而會增加困難。於是,他帶著英宗皇帝於24日出邊,到威寧海子、九十九泉、黑河等地“觀光旅遊”,在大青山兩側遊牧一個多月,才又進入明邊,決定將英宗皇帝送還北京,讓明朝皇帝感激自己,從而不幹涉自己篡位。
而這個時候,大明朝中的兵部尚書於謙已經和朝臣們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下詔各地兵馬勤王,在北京集結瞭20餘萬軍隊,下定決心不會答應也先的任何條件。
而也先陣營中,脫脫不花汗在得知俘虜英宗後,迅速從遼東趕來與也先匯合,希望一鼓作氣拿下北京,“還於舊都”。但沒想到也先根本沒有進攻北京的意思,隻是想把英宗送回,獲取更多利益。脫脫不花汗於是再次消極怠工,到古北口後頓兵不前。知院阿剌在此次南征中所部損失不小,而也先的繳獲最多卻不分與他,於是也磨洋工,在宣府停留。
也先失去瞭先機,又沒有瞭戰友的配合,單獨到北京後,明朝君臣拒不迎接英宗。雙方激戰五天,也先損失慘重,弟弟孛羅、大將卯那亥戰死,兵力損失數萬,無奈之下隻得撤兵。北京保衛戰結束。
錯殺於謙
更多精彩專業軍事內容,期待你的加入!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超大軍事
x 看瞭《女醫明妃傳》,就要放到土木堡之變的那一段瞭。這是公認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但實際上,明朝的萎縮從土木之變之前就開始瞭。
1446年,也先率大軍進攻朵顏三衛。
三衛首領本與建州女真爭鬥,突然被攻,腹背受敵,頓時“大困”、“艱窘至極”,各首領先後被殺,也先“幾殲三衛達子”。之後,也先又掃蕩女真諸部,一路北上,直抵黑龍江,在受到野人女真的阻擊後才撤軍。
收拾朵顏三衛的同時,也先也在向西北方向下手。
西北諸衛中,哈密最大,哈密王的態度迅速帶動瞭其他首領,紛紛向也先投效。1444年,沙州衛首領喃哥接受也先以大汗名義授予的平章職銜,其弟鎖南奔被封為祁王,其餘頭領為參政、三平章、大使等。同年,赤斤蒙古衛首領阿速與也先聯姻,接受蒙古印誥,確立臣屬關系。1446年,罕東衛首領班麻思結也與也先結為姻親。
原本是明朝“西陲屏蔽”的西北諸衛幾年之內便改換門庭。也先在其地恢復瞭元代甘肅行省的建制,統一管轄諸衛事宜。
到1448年,也先掌握實權的蒙古汗廷控制瞭東起女真,西達哈密及其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抵葉尼塞河上遊,南臨長城的廣袤地區,“漠北東西萬裡,無敢與之抗者”。也先手下的精銳騎兵已經達到15萬之巨。
事變詳細經過
7月17日,英宗皇帝、王振與扈從的文武大臣率數十萬大軍從北京出發,兒戲般的地開始瞭親征。由於準備極不充分,一路之上,“士兵乏糧,僵屍滿路”,沒等作戰便開始嚴重減員,扈從文武紛紛上書勸止前行,均被王振呵斥。
也先得知明英宗大軍趕來,於是佯裝撤退,引誘明軍深入,打算一舉將其消滅。
8月初一,英宗的親征軍抵達大同,也先得知明英宗大軍趕來,於是佯裝撤退,引誘明軍深入,打算一舉將其消滅。。這時,太監郭敬趕到,報告瞭明軍慘敗的消息,明英宗嚇破瞭膽子,打算撤退會回京。
最初明英宗率軍直趨大同,很可能認為瓦剌軍隊主力在大同以北。其實當時瓦剌的遊牧區域,西達東勝,東至陽和,北逾陰山,南抵長城,其部下阿剌知院部更在偏東一帶。而夏季也先往往牧於偏東一帶。正統十四年夏瓦剌剛剛東征女真歸來,所居應更偏東。土木之變前瓦剌從陽和、獨石兩個方向入侵,就說明瓦剌主力已在大同東北、宣府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