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27:54
和珅是清朝中期的權臣兼商人。這個清朝歷史上的著名大貪官,受到瞭很多人痛恨唾罵。據統計,和珅被嘉慶抄沒傢產時,搜出的珠寶財產竟超過瞭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很多人都在質疑,貪瞭這麼多,乾隆真的不知道嗎?事實上,乾隆對次此是心知肚明的,那他為何對和珅的貪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和珅發明的議罪銀制度
在乾隆後期,和珅在整頓國傢財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務,特別是外交事務方面,都做出瞭相當傑出的貢獻。他主編瞭《四庫全書》《大清一統志》《三通》等大型叢書,《紅樓夢》能流行於世,據說和珅的功勞尤大;因為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和珅實際上充任瞭當時的外交部長,曾多次負責接待朝鮮、英國等國的使臣。僅這些才能,已經足以使乾隆離不開他。更何況和珅還有另一項為皇帝所急需的天賦,那就是理財。
在乾隆眼裡,和珅簡直就像一個魔術師,總是能出人意料地制造出新的財源。“議罪銀”的制度化,就是和珅的一個天才發明。罰俸古已有之,扣除官員幾個月至幾年的“基本工資”,是懲罰輕微過錯的常用手段。隨著乾隆中期施政愈苛執法趨嚴,皇帝覺得罰俸數額太少,不足以警戒其心,又法外加罰,所罰動輒上萬,改稱“議罪銀”。從財政虧空之類的重大錯誤到在奏折中寫錯幾個字,都可以一罰瞭之。
此舉一出,那些聰明的大臣們馬上就發現瞭妙處。不少大臣主動要求交納議罪銀。比如河南巡撫畢沅以“未能迅速搜獲要犯”,自請罰銀兩萬兩;陜甘總督勒爾謹以失察客商走私玉石自行議罪繳銀四萬兩。以小過而甘重罰,既說明大臣們對自己要求的嚴格,又為皇帝小金庫的充實不聲不響地立瞭功,可謂一舉兩得。因此,通過這種渠道踴躍“捐輸”的地方大吏不在少數。比如河南巡撫何裕城有一次不小心,把香灰弄到瞭朱批奏折上,因此“惶惶不可終日”,積極要求自請罰銀三萬兩。手筆之大連皇帝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遂降旨說:沒有那麼嚴重,加恩寬免銀兩萬兩,交一萬兩上來就可以瞭。
當然,也有更多的官員感激這個制度。比如前內務府總管西寧,因為替皇帝做生意時“辦理不善,商人拖欠甚多”,皇帝一怒之下,要砍他的頭。還是和珅幫忙,從中說和,對皇帝曉以人頭賣不瞭錢的道理,議定西寧交八萬兩罰款瞭事。這八萬兩定得很準確,正好把西寧傢刮得精光。在和珅的操作下,議罪銀制度為晚年皇帝的錢包裡註入瞭大量現金。
議罪銀制度給清朝廷帶來的好處
按乾隆的說法,議罪銀制度是“以督撫等祿入豐腴,而所獲之咎,尚非法所難宥,是以酌量議罪,用示薄懲”。看起來似乎於國體無損,既沒有增加百姓的負擔,又寬綽瞭皇帝的手頭,還警戒瞭不法的官員,真是一舉多得。
貪腐政治一個不變的規律是,個人從貪腐中所得的,與給國傢造成的損失相比,往往微不足道。今天的官員,可以因為幾萬元的好處,甚至僅僅幾次“特殊消費”,大筆一揮,將千萬的土地批給開發商。同樣,乾隆晚年從議罪銀制度中得到的幾百萬兩零花錢,給大清王朝造成的損失要以億萬計。
乾隆對和珅貪腐包庇的原因
所謂吃人的嘴短,用人的手短。在享受花錢快樂的同時,老皇帝對於那些踴躍交納議罪銀的官員不可能不高抬一點貴手。並且,和珅當時儼然已經是庇護貪官污吏的保護傘。若是懲辦瞭和珅,必然會讓皇傢的零花錢大大減少。
而乾隆皇帝也自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使和珅貪的再多也是在自己的控制之內,就當他是為皇室存著錢,來日讓自己的兒子再收拾他便是。於是,在乾隆崩逝後十五天,嘉慶便抄沒瞭和府,賜和珅自盡。
當然,估計乾隆也想不到和珅竟貪污瞭這麼多,乾隆一直以為,比起和珅為清朝廷所做的貢獻,和珅隻不過就是多拿瞭一些俸祿好處。再加上,此時的清朝已經離不開和珅,所以才對和珅的貪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上就是對乾隆為何對和珅的貪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有關介紹,如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