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這樣解決黨產問題的 英明!

2016-08-13 14:36:26

  這樣就不再經營黨產瞭。

  中央決定黨不搞貿易和商業活動的方針既定,經營多年的黨產完成瞭歷史任務,作瞭如下處理:

  比如鄧潔同志在北平經營的一批商店,包括六部口一帶中直機關的商店,還有現在已建為北京音樂廳的電影院、東郊的木材廠,還曾準備在密雲開挖的金礦,這些全部移交給北平市。

  賴祖烈同志在北平做生意留下的金條銀元和幾方古印,折價賣給人民銀行,錢存在中央的特別會計室。

  至於香港的華潤公司和五豐商行等,因為當時香港還是英國人控制的地區,隻能交給香港工委管理。

  經過這樣處理,黨產中凡是同商貿有關的部分都脫瞭鉤。特別會計室隻留下折價出賣所得的款項、黨員上交的黨費和毛主席的稿費,繼續由賴祖烈同志等五六人管理。

  這些錢大體上有這樣幾種開支:

  一是補助黨的活動經費。那時財政部的撥款有限,不足時從中開支。黨的八大的費用是國傢開支的,上海工作會議是華東出的錢,政治局會議就從特會室支付,中央全會、中央工作會議有些也從這裡開支。

  二是照顧一些老幹部的遺屬。許多老同志,為革命奮鬥一生,長期以來過的是軍事共產主義生活,畢生沒有什麼積蓄。去世以後,遺屬需要照顧。原來的中央委員去世後,繼續發放一年工資,像彭濤同志、黃敬同志的夫人都是從這個款項中支付的。

  三是支付在蘇聯養病的王明的工資。建國後,王明長期住在蘇聯,他的工資由中國共產黨用人民幣換成盧佈請蘇聯駐華使館轉交。

  四是向蘇共對外聯絡部交過幾次國際共產主義活動基金。因為共產國際早已解散瞭,沒有執政的共產黨有的需要資助。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曾受過共產國際的資助。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也有義務每年向蘇共的聯絡部提供一定數量的美元,大概交過兩三次。

  楊尚昆同志認為,中國共產黨從執政開始,毛主席就決定停止以商貿活動來搞黨產,這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執政的黨,手握大權,如果和商貿活動結合,必然會形成一批享有特權的經營單位和部門,而又無人敢於監督,上行下效,滋生蔓延,為腐敗現象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當時這個決斷對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

  在處理黨產的問題上,和毛主席的胸懷氣度與遠見卓識相比,蔣公介石不知被甩出幾條大街去,簡直弱爆瞭。國民黨在面對綠營推動的“政黨法”以及“不當黨產條例”立法上的壓力,與此不無關系。

  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下行壓力加大的當下,無論是供給側改革,還是國企改革,毛主席當年處理黨產問題的政治智慧和坦蕩擔當,都是我們今天必須汲取的。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