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口曾八落八起指的是哪八起哪八落

2016-08-13 15:34:05

  後期的戶口管理尤為混亂

  不登門不核實按上年人數主觀增減

  唐朝中期,因為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口急劇增長,最初的戶口管理也很嚴格,但從高宗開始,管理逐漸松弛,由於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日益加重,戶口逃亡現象越來越嚴重,到玄宗開元年間後期,戶口管理十分混亂,長期不做調查統計,“死不除名,生不入籍”,每年隻是按照上年的戶籍,稍事增減,然後就上報瞭。並且出現這樣一種怪現象,在《舊唐書·玄宗紀》裡記載瞭兩個數據,天寶十四年比天寶十三年,戶數突然降瞭740815戶,但人口卻增加瞭38821口,這都是戶口管理混亂造成的結果。

  宋朝:最具有性別歧視特質的人口普查,女性不算人口數

  宋朝初建,人口已由唐時的5300萬銳減為1628萬。

  宋朝政府對戶口統計又設立瞭一些新的制度,比如丁籍制度。丁籍專指用於征役催稅的簿籍,又稱丁簿。在宋代的戶口調查統計系統中,以丁籍使用時間最長,也最為重要。但是,徐銘東說,所謂的丁籍制度和現代人口普查是不一樣的,丁籍制度隻調查每戶傢中的壯丁,“男夫二十為丁,六十為老,女口不須通勘”。就是說這個調查隻統計壯年男子,對老人、小孩和女子都是不統計的。

  除瞭丁籍制度,宋朝還有保甲簿統計,這是王安石提出的主張,但不管是丁籍還是保甲簿,都隻統計男性人口而不包括女性。所以這時的每戶平均人口都很少。但專傢估計宋鼎盛時期的人口達到1.1億。

  明朝:古代內容最為寬泛的人口普查,人口、傢產、牲畜通通查

  經過元末戰亂,明初的人口甚至沒有明確數字。1370年,朱元璋為瞭整頓元末的混亂局面,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戶貼制度。由政府發給每戶戶貼,要求各戶詳細填寫人丁的數目、姓名、年齡、與戶主的關系以及該戶所有的產業。登記完成後調派軍隊協助地方政府去核實,對隱瞞或做假的,進行嚴懲。戶貼登記完成後由戶部負責管理,各地每年上報戶口增減情況,以便及時更正。

  這時候的戶貼制度登記可沒瞭性別歧視,男性女性都包括,比如有個洪武四年(1371年)的戶貼,上面就包括:成丁二口、不成丁一口、婦女二口等。並且還有他們的年齡。

  但到瞭洪武十四年(1381年),該制度被黃冊制度取代。黃冊把戶口、田產和賦稅三者合一,是明代主要的戶口冊籍,並且十年就重新登記一次,上面登記的有丁口、田地、房屋、牲畜、賦役等,以及十年間的變化情況都詳細寫瞭進來。

  清朝:古代最為實際的人口普查,“攤丁入畝”致人數突破億口大關

  明末戰亂使得人口數量下降很快,隻有四千二百多萬。

  清朝的戶口制度發展為每三年編審一次。但是,清代的人丁編審又出現瞭變化,直接為瞭收稅而將人劃分等級進行登記。清初的所謂“丁”,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16~60歲的男丁,而是承納丁銀(賦役)的人丁定額,不是實際的人數,是丁銀的代名詞。他們把貧富不均的人分幾等,不同等級的人收的丁銀都不同。在賦稅記載中會出現“半丁”以及分、厘、毫等數,所以這時候所記載的人丁數已經不是實際人數,隻是統治者為瞭收多少稅而設計的。

  徐銘東說,這其實是清朝攤丁入畝制度的一部分,攤丁入畝就是不收人頭稅瞭,根據田產來收稅,因此帶來一個後果,就是導致清朝人口激增。因為之前生一個孩子就多收一份稅,現在沒有人頭稅瞭,農民敢多生孩子瞭,而且多個人多幹活,可以多點收獲。於是從乾隆開始,中國人口數字首次突破瞭1億,接著突破2億、3億,到清朝末年已經超過4億。

  民國:出現瞭現代意義的人口普查,“四萬萬同胞”之說由此開始

  徐銘東說,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人口調查是在民國時期,當時人口統計成員主要是警察,而警察不是挨傢挨戶地上門調查,是要各地方人口自己到指定地點進行登記。此間,曾調查出中國人口達到四億七千多萬,這樣的統計當然是不太精確的。但“四萬萬同胞”之說因此開始。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在1953年,新中國開始瞭第一次規模巨大的全國范圍的普查,這是中國第一次有瞭現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