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艦被打撈:揭秘致遠艦沉沒的歷史真相

2016-08-13 15:40:55

  近來,因為考古隊暫定的“丹東一號”被鑒定為“致遠艦”,因此“致遠艦”借此機會又進入大眾的視野。什麼是“致遠艦”?“致遠艦”是北洋艦隊所屬的護衛巡洋艦,與它相關的人物是鄧世昌。很多人對這歷史的瞭解多半是教科書、電影、及相關的宣傳資料。但是我們對“致遠艦”沉沒有多少深入的瞭解?今天小編為大傢揭曉致遠艦沉沒的真正原因。

  事實上,致遠艦撞的不是吉野號,非被魚雷擊沉;犬案也另有版本

  首先,關於致遠艦撞擊吉野艦問題。按照甲午史專傢陳悅和他的團隊按照1:1時間的兵器推演顯示,致遠艦意圖撞擊的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本隊。此時如果致遠艦想要撞擊吉野艦所在的第一遊擊隊,需要將船頭調轉180度,時間上並不允許。

  其他史料也佐證瞭這一推演結果。如《倫敦新聞畫報》上刊登的名為《中國軍艦“致遠”號沉沒》的新聞畫上,致遠艦“正前方那艘巨大的軍艦,它不是吉野,而是日本本隊的旗艦松島號”。親歷瞭黃海海戰的英國海軍提督斐利曼特也說,“致遠既受重傷,志欲與日艦同歸於盡,於是鼓輪怒駛,且沿途鳴炮,不絕於耳,直沖日隊而來。”可見致遠艦當時並非明確地選擇吉野艦為撞擊目標。

  在上述所引課文《愛國將領鄧世昌》中,鄧世昌告訴手下官兵:“日本艦隊全仗‘吉野’橫行,如果撞沉它,我軍一定會取得勝利!”這讓人們常常以為,吉野艦是日軍中火力最強的戰艦之一。但事實上,吉野全艦隻有大約10門炮,而作為聯合艦隊旗艦的松島艦,僅速射炮就有12門,這還不包括320毫米口徑的大炮等。正如陳悅所說,致遠艦沖擊日本聯合艦隊這一舉動,要比沖擊吉野艦所在第一遊擊隊更為壯烈和危險。

  第二,關於致遠艦的沉沒原因。戰事結束後,丁汝昌奏報,“倭船快,炮亦快且多。對陣時彼或夾攻或圍繞,其失火被沉者,皆由敵炮轟毀。”鎮遠艦槍炮官總結教訓,“譬如致、靖兩船,請換截堵水門之橡皮,年久破爛,而不能修整,故該船中炮不多時,立即沉沒。”北洋艦隊的英籍船員泰萊說,“為敵炮所擊沉者三艦,其中有一為忠勇之鄧君所統之致遠艦。”眾多材料指向,致遠艦是被炮火,而非魚雷擊沉。

  最後,有關鄧世昌犧牲時的情境,有一則與流傳說法相左的材料,長期以來不被人所重視。鎮遠艦美籍幫辦馬吉芬回憶,致遠艦“幸存者隻有七名海軍士兵……他們所說,各不相同,難以置信。但唯有一點說法一致,據說,鄧艦長平時所飼養一頭大狗,性極兇猛,常常不聽主人之命。致遠艦沉沒後,不會遊泳的鄧艦長抓住一塊船槳木板,借以逃生。不幸狂犬遊來,將其攀倒,手與槳脫離,慘遭溺死。狂犬亦為主人而徇死。”

  馬吉芬本人對北洋艦隊懷有很深的感情,不會刻意編造事實,而其記錄的以上內容,又來自於致遠艦7名幸存船員的口述,可信度不可謂不高。如果事實的確如此,那正如馬吉芬評論的那樣,“想來義犬救主之說,自古以來屢有所聞,但為犬舍命者,恐鄧艦長首創先例,實乃不幸之人。
推薦

  歷史揭秘:甲午戰爭時清軍戰俘在日本待遇如何?

  致遠”艦被擊中鄧世昌跳海 愛犬咬住其衣袖

  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戰役中,“致遠”艦被擊沉,管帶鄧世昌蹈海殉國,成為被國人永遠銘記的民族英雄。

  那天,有一隻狗也在這場海戰中犧牲瞭。它就是鄧世昌的愛犬——太陽!在“致遠”艦被擊中、鄧世昌入海後,其平日裡養的名為太陽的愛犬也跟著跳入海中,緊緊咬住鄧世昌的衣袖,不讓主人下沉。鄧世昌想趕走愛犬,就向狗揮拳。但是愛犬仍不肯離去,又去咬住主人的頭發。

鄧世昌不願自己的愛犬犧牲,回身狠擊它的脖子,想逼之離開。在受到主人的攻擊時,狗被迫松開瞭鄧世昌的頭發,就在鄧世昌轉身沉海的片刻,狗又緊緊咬住瞭鄧世昌漂浮在海面上的辮子,還發出“嗚——嗚——”的悲泣聲,仿佛在哀求鄧世昌上岸。一隻狗與他的主人,在激烈的海戰後,就這樣僵持在100多年前中國的黃海海面上……

  已經抱定“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信念的鄧世昌,始終擺脫不瞭愛犬的糾纏。無奈之下,他做出瞭絕非本意的舉動:抱住愛犬的頭,與他的愛犬一起沉入大海……後來,人們打撈起鄧世昌的屍體。據說,“太陽”緊緊咬著發辮的牙至死沒有松開……鄧世昌的悲壯事跡傳到北京,光緒皇帝流著眼淚為其撰寫瞭一副挽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