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5:54:24
1965年5月5日,毛澤東在外地作過一次談話。毛澤東說:“譬如抗美援朝,我們出動100萬軍隊,那時林彪同志有病,我犯瞭一個錯誤,沒有用鄧小平同志去指揮,他是一個懂軍事的,你看他人這麼小,可是打南京是他統帥的。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瞭根據毛澤東的意見起草並經他多次親筆修改的《五一六通知》。在毛澤東的修改中,有一段文字突出地表達瞭他對“接班人”的看法,毛澤東指出:“混進黨裡、政府裡、軍隊裡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這些人物,有些已經被識破瞭,有些則還沒有被識破,有些正在受到我們的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各級黨委必須充分註意這一點。”
5月5日,就在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後的第二天,毛澤東在外地作過一次談話。毛澤東說:“譬如抗美援朝,我們出動100萬軍隊,那時林彪同志有病,我犯瞭一個錯誤,沒有用鄧小平同志去指揮,他是一個懂軍事的,你看他人這麼小,可是打南京是他統帥的。打南京是兩個野戰軍,差不多100萬軍隊。打上海、打浙江、打杭州、打江西、打福建,然後他們第二野戰軍向西占領四川、雲南、貴州。這三個省差不多有一億人口。毛澤東在談話中還贊揚瞭林彪。
將“正在受到我們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與肯定鄧小平的談話相比較,前者說明毛澤東與接班人之間的鬥爭,無論鬥爭性質或鬥爭形式,都將尖銳復雜;後者則表現出毛澤東在發動“文化大革命”之際,顯然無意全面否定鄧小平,恰恰相反,毛澤東對鄧小平的軍事統率才能是贊許有加的。
從50年代中期毛澤東明確接班人“第一個是劉少奇,第二個是鄧小平”,到60年代中期“近期人事變動很大,黨中央主席的接班人,或者是林彪,或者是鄧小平”,表明瞭歷史上曾經形成的接班人的人選出現瞭變化,但這種變化並非是接班人全部、整體的改變,而隻是部分、局部的人員調整。在毛澤東決議改換接班人之際,可以設想或推測出毛澤東對新的接班人人選,已經胸有成竹,但毛澤東畢竟沒有公開表態,公開明確。
在“接班人”的問題出現極為復雜和微妙的情況下,林彪於5月18日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講話。林彪說:“本來是常委其他同志先講好,常委同志們讓我先講,現在我講一點。”據羅瑞卿回憶,“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澤東曾要他向林彪傳達:“‘要好好保養,要保養得你七千人大會的時候一樣,能夠做完個鐘頭的報告。’毛澤東對林彪期望之殷切,溢於言表。”指出林彪這一講話與毛澤東的聯系,隻能說明毛澤東與林彪的關系,並不能表現全部的歷史風貌,也許“常委同志們讓我先講”這一開場白本身就包含有豐富的內容,值得我們去仔細挖掘。鑒於《五一六通知》實際已公開瞭毛澤東對“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的懷疑,林彪指出:“毛澤東活到哪一天,90歲、100多歲,都是我們黨的最高領袖,他的話都是我們行動的準則。誰反對他,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
在他身後,如果有誰做赫魯曉夫那樣的秘密報告,一定是野心傢,一定是大壞蛋,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林彪還指出:“很多黨內的壞傢夥,他們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他們是反黨分子。陸定一控制的中宣部就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誣蔑這是簡單化,庸俗化、實用主義。”林彪還說:“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普遍真理,永遠是我們行動的指南,是中國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的共同財富,是永放光輝的。解放軍把毛主席著作作為全軍幹部戰士的課本,不是我高明,而是必須這樣做。用毛澤東思想統一全軍、全黨,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超過我們一萬句。”林彪的講話,還突出地強調瞭“政變”的問題。
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至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前,毛澤東在6月和7月分別對“接班人”的問題發表過兩次重要的意見:一次是會見外賓時的談話,一次是與江青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