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個高危職業 盤點歷史上被毒死的廿位皇帝

2016-08-13 15:55:31

  自從秦贏政稱帝後,中國便進入瞭封建帝制的歷史時期,直到清末帝溥儀退位為止,在這段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共誕生瞭300多位皇帝,其間被毒死的皇帝共有二十位,大傢一起來見識下吧:

  一、漢平帝劉衎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劉奭(shì)的孫子,中山孝王劉興的兒子,西漢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劉衎繼位時,年僅九歲,太皇太後王政君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操持國政,而劉衎也隻好成瞭瞭他們手中任意擺佈的一顆棋子,形同傀儡。

  元始五年(公元6年)12月,王莽向漢平帝劉衎進獻椒酒時,在椒酒中下毒,致使漢平帝中毒害病而死。(據《資治通鑒》記載:“冬,十二月,莽因臘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不時崩於未央宮。”)

  漢平帝劉衎死時年僅14歲,葬於康陵(今陜西咸陽西25裡處),廟號元宗,謚號孝平皇帝。

  二、漢質帝劉纘

  漢質帝劉纘(公元138年—公元146年),也稱劉續,漢章帝劉炟的玄孫,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東漢第十位皇帝。

  永嘉元年(公元145年)正月,年僅3歲的漢沖帝因病去世。梁太後與其弟梁冀立劉纘為帝,是為漢質帝。

  劉纘即皇帝位之後,梁太後依然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稱制,而朝政基本上控制在其兄梁冀手中。看來,小皇帝劉纘名副其實地成瞭一位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

  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梁冀讓安插在質帝身邊的親信暗中把毒藥攙在質帝食用的煮餅之中。質帝吃過毒餅,頓覺氣悶肚痛,無幾中毒身亡,死於洛陽宮中,年僅9歲。據(《後漢書》記載:“閏月甲申,大將軍梁冀潛行鴆弒,帝崩於玉堂前殿,年九歲。”)

  漢質帝劉纘死後謚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今河南洛陽紅山鄉上寨村南)。

  三、漢少帝劉辯

  劉辯(公元176年-公元190年),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生於河南洛陽,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後的嫡長子,東漢第十三位皇帝,公元189年—公元190年在位,史稱少帝。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因病駕崩,13歲的劉辯在舅舅何進強勢的擁立下得以順利繼承帝位,由於劉辯年幼,故此何太後臨朝稱制,並宣佈大赦天下,改元光熹。此時的東漢王朝已經開始搖搖欲墜瞭,政權也名存實亡。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爆發瞭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張讓等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並,劉辯被迫出宮,後來回宮後又受制於以“勤王”為名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被其廢為弘農王。

  劉辯被廢黜一年之後(即公元190年),山東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怕他們以迎廢帝弘農王復位為名討伐自己,幹脆將弘農王毒死,時年僅十四歲,其弟獻帝劉協追謚他為懷王。據《資治通鑒》記載:“孝靈皇帝下初平元年(庚午,190年),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鴆殺弘農王辯。”

  四、晉惠帝司馬衷

  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59年—公元307年),字正度,晉武帝司馬炎次子,母為武元皇後楊艷,西晉第二位皇帝,公元290年—公元307年在位,共統治西晉17年。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太子司馬衷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熙,是為晉惠帝。

  史書記載晉惠帝智商近似白癡,無能治理朝政,以至後來引起皇親國戚爭權奪利。造成瞭“八王之亂”,他本人也成為他人的傀儡,受盡凌辱,於光熙元年(公元306年)11月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死後被安葬於太陽陵(今河南洛陽),謚號孝惠皇帝。據《資治通鑒》記載:“十一月己巳夜,帝食餅中毒,庚午崩於顯陽殿。” 據明末清初思想傢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一二評說:“惡有天子中毒以死,而不能推其行弒之人者哉?惠帝之為司馬越鴆也,無疑。”《晉書·惠帝紀》稱:“帝崩,或雲司馬越之鴆。”

  五、晉懷帝司馬熾

  晉懷帝司馬熾(公元284年—公元313年),字豐度,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二十五子,西晉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公元311年在位。

  司馬熾即位次年,改元永嘉,司馬越為太傅輔政,政局為司馬越把持。在此期間,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其中劉淵已經自稱漢帝,但是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