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遷都北京?揭秘朱棣遷都北京的真相

2016-08-13 15:55:51

  明朝的朱棣在歷史上是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對於他的所作所為亦是令人感到疑惑。而明朝朱棣皇帝為什麼遷都北京也是令人非常不解。接下來我一起來看看這遷都的其中真相是什麼。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北面昌平縣境天壽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約五十公裡,陵域面積達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裡,環葬著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統稱十三陵,是中國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較完整的一處遺址。

  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樂皇帝的長陵。這位皇帝雖在明代歷史上的名氣很大,卻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繼承法,用和平的手段當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強取豪奪爭得瞭天下。

  原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早死,不得已隻好改立皇太孫朱建文為合法繼承人,另外分封諸子為諸王。

  太祖朱元璋死後,皇太孫繼任,是為建文皇帝

  可是好景不長,他駐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也就是說以鏟除現任皇帝身邊的壞人為名,起兵推翻瞭他的統治,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以勝利者的身份做瞭皇帝,這便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永樂皇帝。

  按正常的國傢制度和君臣倫理原則,燕王作為一方諸侯起兵反對中央政權本是大逆不道,而明朝的官員忠於國傢合法制度的建文皇帝,積極抵抗燕王的軍隊,應該算是明朝的忠臣。

  可是,當建文帝一完蛋,燕王率領他的難兄難弟控制瞭局勢,本人搖身一變成瞭永樂皇帝,這事態也就隨著急轉直下瞭。

  盡管明朝還是明朝,但卻是燕王的明朝,而非建文帝的明朝瞭,那些擁戴文帝的忠臣也就自然地來瞭個驢打滾兒,猛地變成瞭反明朝的“奸惡”,也就是現行反革命分子。

  這朱棣受他老子朱元璋奢殺成性的性格和理論的影響,也是一個極其出色的殺人魔王。根據“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的原則,對那些直接參與抵抗運動的男性反革命分子,所采取的懲罰方法或剝皮,或油炸,或水煮,搞得整個南京城鬼哭狼嚎,哀聲一片。

  與此同時,那些現行反革命分子的妻女、姊妹、兒媳、乃至外甥媳婦等等一切沾得上邊的女人,統統弄到妓院裡充當妓女,包括五十六歲的老太太在內。

  以上的慘景有的發生在南京,有的延續到北京。自從朱棣稱帝後,一是覺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故宮的廣場上,近自朝廊,遠及附郭的雨花臺,無不是血跡斑斑,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難免目擊而心有不安。

  在這種刺激下,便動瞭遷都的打算,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或者叫眼不見心可安。二是由於朱棣鎮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決定將明朝的首都搬過來。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北平方面的臣僚開始奉旨征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正式營建北京宮殿。今天遊客看到的故宮、天壇、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規模宏大的建築,就是自此開始陸續建造的。不知當時的殺人魔王朱棣是否意識到,他的這個抉擇,客觀上為後人留下瞭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永樂五年,皇後徐氏(開國名將徐達之女)死去,朱棣經過慎重考慮,沒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禮部尚書及“江西派”風水大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尋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說的風水寶地。
編輯推薦

  朱棣簡介 為什麼說明朝皇帝朱棣是個大流氓

  揭秘明成祖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的真實內幕

  明成祖朱棣秘事 第一個被宮女指責性無能皇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