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希聖提的三個問題,絕不是他個人的行為,而是受毛之命來對彭做最後的爭取。但是彭絲毫不給面子,對三個問題一概否認,就使毛認為彭是一意孤行瞭。因此,毛定瞭決心,在7月23日大會上對彭進行瞭嚴厲的批判。廬山會議形勢急轉直下,由糾“左”變成瞭反右傾,並將彭德懷、張聞天、黃克誠、周小舟等人打成“反黨集團”。但是,彭在廬山會議上並未屈服。
毛澤東此後連續召集政治局常委會,對彭進行批判。話題早已超出那封信的內容,而是清算歷史老賬,表明彭在歷史上是一貫反對毛的。彭有口難辯,窩瞭一肚子火,在筆記中寫道:“7月23日,毛主席給我一悶棒。這棒叫做‘打右傾機會主義路線’,而且將歷史上所有舊賬一齊搬出來,再打四十大板,加上右傾機會主義的四十大板,一共八十大板,打得遍體痕傷,兩股無肉,然後立案畫押不準翻案,不準辯駁,但免推出午門斬首,保留黨籍。抓住你這個自高自大的王八旦,整整你吧!以觀後效。”
軍委擴大會議專門批判彭德懷
廬山會議由討論經濟工作的工作會議轉為八屆八中全會,專門解決彭德懷等人的“反黨集團”問題。雖然作出瞭決議,但彭本人並未認罪。於是中央決定在北京召開軍委擴大會議,到會的軍隊師以上幹部1061人,列席幹部508人。主要對彭德懷和黃克誠進行批判。
這次軍委擴大會議,始終是秘密進行的。至今很難看到有關的材料。從一些當事人的回憶錄中描述的場面,會議過程中,隻有北京軍區參謀長鐘偉少將主持正義,在會場上公開為彭總澄清事實,當場被拉出會場,打成“反革命”。其餘眾多高級將領,眾口一詞地猛批彭德懷。彭既然是堅持真理的人,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從大傢的發言來看,大多數都是抓住瞭彭的工作作風粗暴這個缺點。
在軍隊幹部中,彭的嚴厲和喜歡罵人是眾所周知的。秘書們在陪同他到基層視察過程中,多次目睹彭怒斥下邊的幹部。1957年8月在山西某地視察彈藥庫區建設時,看到庫區過於暴露,庫間距離過密,樹木很少時,大發脾氣,要追究庫區建設的領導者、設計者和審批者的責任。
他越看火氣越大,秘書和陪同的領導都很緊張,誰也說不清這件事的原委。1958年9月到東北白城子靶場視察,看到蘇聯專傢設計的鋼筋水泥橫梁和立柱,又怒氣沖沖,大發脾氣,指責這是典型的浪費工程,說我們的幹部不動腦筋,聽任蘇聯專傢擺佈。其實這樣設計是為瞭防止彈片彈射的,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在場幹部一個個嚇的不敢吭聲。
就是高級將領,也免不瞭挨訓。一次接見志願軍代表團,按規定應穿元帥服。彭覺得穿便衣顯得隨和,軍委辦公廳主任肖向榮中將勸他穿軍裝,被大罵一頓,彭甚至表示不去接見瞭。肖立正靜聽,不予表態。彭罵過之後又覺得自己不對,最後還是著軍裝去接見。這樣的例子並非偶然,而是經常。所以彭與同事和下級的關系都很緊張。
林彪在批判彭的講話中說:“這個人非常英雄主義,非常驕傲,非常傲慢,瞧不起人,非常目空一切,對人沒有平等態度。不但對他的下級像兒子一樣隨便罵,就是對上級,也很不尊重,可以說是傲上慢下。他野心很大,想大幹一番,立大功,成大名,握大權,居大位,聲名顯赫,死後流芳百世。
他非常囂張,頭昂得很高,想當英雄,總想做一個大英雄。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他覺得他也是個大英雄。自古兩雄不能並立,因此就要反毛主席,這是事情的規律。”這些話抓住瞭彭的致命弱點,也說出瞭毛內心想說的話。
所以,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將帥們群起而攻之,彭顯得非常孤立。
不忍部下受牽連,彭德懷不服氣地作檢討
眼看著鄧華等老部下受他牽連,陸續被打成“軍事俱樂部”成員,彭於心不忍,1959年9月4日,他終於給毛寫瞭一封信,作瞭檢討。信中說:“八屆八中全會和軍委擴大會議,對我的錯誤進行瞭徹底的揭發批判,也給瞭我改正錯誤的最後機會。”“請中央考慮,在軍委擴大會議以後,允許我學習或離開北京到人民公社去,一邊學習一邊參加部分勞動。”
信送到毛的住處,毛立即給彭打來電話,說已收到他的來信,歡迎彭的態度,年紀大瞭,不宜參加體力勞動,有時間到工廠、農村調查研究,是很好的。毛興奮地一口氣講下去,彭始終沒有插話的機會。放下電話後,彭沉默半晌,慢慢地說:“不該給他寫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