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17:01
遼沈戰役中,國民黨軍隊內有一個人的表現特別奇怪。他屢次對上級的指令抗命不遵,直接導致瞭國民黨軍隊的戰敗,戰後被革職查辦;新中國成立後,他又成為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他是否是中共臥底的身份一直以來都很受爭議。這個人就是衛立煌。那麼,究竟在遼沈戰役中衛立煌是不是臥底?他是不是共產黨呢?這還得從他跟共產黨的淵源關系說起。
西安事變後的“變心”
衛立煌出生於合肥的一個貧農傢庭,傢境貧困。為謀出路,15歲時應征武昌起義的新軍。革命失敗後,他進入瞭湘軍,後赴上海加盟孫中山討伐袁世凱隊伍,成為孫中山的衛士。因為在北伐、剿共和抗日等戰爭中屢建戰功,所以被大加提拔,成為蔣介石的“五虎戰將”之一。事實上,當時衛立煌與蔣介石的關系還是很親密的。但因為不是出自黃埔軍校,所以他沒有得到蔣介石的信任,也沒有什麼實權,隻是充當國民黨軍隊的“剿共工具”。
西安事變發生後,衛立煌一傢全部淪為階下囚,被囚禁在西京招待所。蔣介石當時已經自顧不暇,根本不會將衛立煌一傢的生死安危放在心上。衛立煌自想,自己這麼多年都在“剿共”並且殺害瞭那麼多的共產黨,共軍必然是對他恨之入骨,此次他們一傢是必死無疑瞭。但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後,共產黨不計前嫌,並沒有殺他們。因此,衛立煌感慨萬分,對蔣介石的忠誠追隨之心也發生瞭變化。
與中共高層的相識與“親共”
1937年,為瞭統一抗日戰線,國共兩軍合作抗敵。中共的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隸屬司令長官閻錫山、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的第二戰區序列。閻錫山面對復雜局面,將作戰指揮權交予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這樣,衛立煌成瞭八路軍的名義“上司”。
也就是因為這次機緣巧合,衛立煌與周恩來、朱德、毛澤東中共高層領導人相識並多次會面。據說在抗戰中,衛立煌三會朱德總司令,並與劉少奇會面,繞道訪問延安3天,毛澤東親設午宴接待,並與其飲酒照相留念。衛立煌將其與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的合影視為至寶,此後長期帶在身邊,一直到在廣州被蔣下令拘押時,才不得已銷毀。
國民黨軍隊的一名少將,偷偷向蔣介石告發衛立煌詢問加入共產黨和與共產黨高層來往的“親共”之事。蔣介石得知後雖心存疑慮,但因沒有確切的證據,於是以中條山作戰失利為由,免除衛立煌任的河南省政府主席職務,革去上將軍銜,周恩來聞訊後致歉並安慰瞭他。此後,衛立煌對蔣介石的不滿情緒強烈,對共產黨更加的親近。
留洋考察密電中共
抗戰勝利後,衛立煌再次被蔣閑置,蔣介石一心內戰,出資讓其留洋考察。行前,衛立煌安排舊部,為來日東山再起綢繆,另借出洋之機,通過海外親戚與中國共產黨聯系。
1946年11月,衛立煌一行4人,由上海啟程,經日本到美國。1947年春,衛立煌離美赴歐。剛到英國,他便讓夫人韓權華致信給法國的姨侄婿汪德昭。汪德昭是中國留法進步學生領袖,與中國共產黨有秘密聯系。到巴黎後,衛立煌密約汪德昭,一見面便開門見山,請其盡快與中國共產黨聯系。衛立煌執筆寫下一封電報給共產黨,告知蔣介石的意圖,並向共產黨明志,決心站在人民一邊,與“有關方面”合作,盡快結束內戰。
遼沈戰役的共軍助攻
1947年,蔣介石催衛立煌回國。回國後不久,衛立煌得到共產黨的密報,並決定聽從共產黨的安排,成為遼沈戰役中共軍的助攻。衛立煌就任“剿總”要職,但始終未起義。衛立煌當時已經遭到瞭蔣介石的猜疑,權力也大大的受到瞭限制,難以全權調動部隊,連身邊的警衛團都難以指揮,而衛立煌的任何重要舉動,隨時有特務監視。因此,衛立煌到東北,除要求派援軍外,隻能按兵不動,故意延誤戰機。蔣介石無奈,隻能親自上陣,他飛抵沈陽,召集師以上軍官訓話,並強烈要求衛立煌調兵援助錦州,衛立煌依舊以兵力不夠為由拒絕出兵。不久,錦州被攻破,國民黨守敵范漢傑以下十多萬人被俘。此後,長春守敵迅速瓦解。蔣介石將遼沈戰役的失敗全部歸咎於衛立煌的畏戰、不出兵,並下令將衛立煌革職查辦,軟禁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