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21:32
平津戰役是發生在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爭,據悉,此次戰爭歷時瞭64天,是國共兩黨進行戰略性的決戰,那麼,你知道這場戰爭是怎麼發生的嗎?它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帶上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平津戰役是怎麼發生的
據記載,平津戰役是在遼沈戰役結束,淮海戰役發生之時爆發的。
據悉,遼沈戰役結束後,東北全境獲得解放,強大的東北野戰軍已成為戰略機動力量,隨時都可參與其他任何戰場作戰。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時刻都面臨著東北、華北兩大野戰軍的聯合打擊,因此,傅作義集團猶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是堅守還是撤退,徘徊不定。
而當時全國的軍事形勢在遼沈戰役結束後也發生瞭根本變化,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早已占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已經占有優勢。
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上殲滅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47.2萬人,解放瞭東北全境;在華東、中原戰場上發起瞭圍殲國民黨軍劉峙集團的淮海戰役;在西北戰場上將國民黨軍胡宗南集團主力壓縮於關中地區;
於是,在種種局勢下,蔣介石為瞭加強長江防線,於是以委任傅為'東南軍政長官'相誘。然而傅作義則顧慮重重,擔心南撤後自己的嫡系部隊被蔣介石吞並從而成為光桿司令,遂提出堅守平津的主張。
平津戰役有何背景
由上述我們可知,平津戰役是在三大解放戰爭的遼沈戰役結束後,由於遼沈戰役的勝利和其他戰場的勝利,全國軍事形勢發生瞭新的轉折。再加之淮海戰役國民黨正處於不離的地位。
據悉,1948年11月,華北地區傅作義所部50餘萬國軍放棄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以6個軍18個師守北平、5個軍16個師守天津,1個軍8個師守張傢口,準備在戰局不利時從天津塘沽坐船南撤投入淮海戰場或向西撤退退回綏遠地區。
同時,林彪、羅榮桓率東北野戰軍主力80萬人在遼沈戰役結束後迅速入關,與聶榮臻指揮的華北軍區2個兵團共100餘萬人,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方針將國軍包圍在華北地區。
戰前,傅作義到南京面見蔣介石,蔣介石將華北黨政大權、統籌經濟權力、及直接接受山東青島的美國西太平洋艦隊援助的權力授予傅作義。
在種種條件因素下,平津戰役爆發瞭。
以上是小編就平津戰役是如何發生以及平津戰役的背景等一事做出的相關解說,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平津戰役相關事件,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