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5:49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這場戰役也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戰役之一。那麼當時雙方的交戰結局如何?長平之戰的背景是什麼?帶著疑問,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瞭解長平之間的簡介。
長平之戰的背景是什麼?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奠定瞭當時的格局。而秦、趙兩國更是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傢。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以來,國勢較盛,軍力較強,對外戰爭勝多負少。趙武靈王更親自喬裝使者入秦,考察秦國地形,意圖於九原出擊繞開函谷關攻滅秦國。
而秦國和趙國相鄰,也是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秦國初期參與瞭中原爭霸,逐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當時秦昭王稱王時,秦國參加不少戰爭,伊闕之戰,戰勝韓、魏兩國,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鄢郢之戰,獲得瞭楚國大量國土;更是加快瞭秦國的實力發展。
長平之戰的簡介
長平之戰是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一路與趙軍發生激烈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占長平,並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
戰爭中,趙王在戰術不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急於求勝,變更瞭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
白起針對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采取瞭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獲得戰爭的勝利。
以上是關於長平之戰的信息,如你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歷史網的相關文章!